以莛叩鐘的讀音 以莛叩鐘的意思
【解釋】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示例】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近義詞】以莛撞鐘【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以
- 莛
- 叩
- 鐘
“以莛叩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tíng kòu zhōng]
- 漢字注音:
- ㄧˇ ㄊㄧㄥˊ ㄎㄡˋ ㄓㄨㄥ
- 簡繁字形:
- 以莛叩鐘
- 是否常用:
- 否
“以莛叩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言以莛撞鐘。 辭典解釋
以莛叩鐘 yǐ tíng kòu zhōng ㄧˇ ㄊㄧㄥˊ ㄎㄡˋ ㄓㄨㄥ 莛,草莖。以莛叩鐘指用草莖去撞鐘,毫無作用。比喻自不量力。《鏡花緣.第一六回》:「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以莛叩鐘,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也作「以莛撞鐘」。
網絡解釋
【解釋】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示例】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
【近義詞】以莛撞鐘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以莛叩鐘”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莛】:某些草本植物的莖:麥莛兒。
【叩】:1.敲;打:叩門。2.磕頭:叩首。叩頭。叩謝。3.詢問;打聽:略叩生平。叩以文義。4.姓。
【鐘】:同“鐘”。
“以莛叩鐘”的相關詞語
* 以莛叩鐘的讀音是:yǐ tíng kòu zhōng,以莛叩鐘的意思:【解釋】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示例】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近義詞】以莛撞鐘【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猶言以莛撞鐘。辭典解釋
以莛叩鐘 yǐ tíng kòu zhōng ㄧˇ ㄊㄧㄥˊ ㄎㄡˋ ㄓㄨㄥ莛,草莖。以莛叩鐘指用草莖去撞鐘,毫無作用。比喻自不量力。《鏡花緣.第一六回》:「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以莛叩鐘,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也作「以莛撞鐘」。
【解釋】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示例】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
【近義詞】以莛撞鐘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莛】:某些草本植物的莖:麥莛兒。
【叩】:1.敲;打:叩門。2.磕頭:叩首。叩頭。叩謝。3.詢問;打聽:略叩生平。叩以文義。4.姓。
【鐘】:同“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