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爭的讀音 交爭的意思
交爭 交爭,是漢語詞匯, 拼音:jiāo zhēng 釋義:1、交相諫諍,2、互相爭論。3、互相爭戰。4、猶紛爭。5、猶交集。 出處是《呂氏春秋·貴當》。
- 交
- 爭
“交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āo zhēng]
- 漢字注音:
- ㄐㄧㄠ ㄓㄥ
- 簡繁字形:
- 交爭
- 是否常用:
- 否
“交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交相諫諍。 辭典解釋
交爭 jiāo zhēng ㄐㄧㄠ ㄓㄥ 相互爭論。
《韓非子.八說》:「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端沐賜傳》:「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
相互爭戰。
《史記.卷七○.張儀傳》:「凡天下彊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
以直言互相諫諍。
《呂氏春秋.不茍論.貴當》:「主有失,皆交爭證諫。」
《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得曠日彌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交爭而不罪。」
爭執、紛爭。
《資治通鑒.卷一一九.宋紀一.武帝永初三年》:「姚興死,諸子交爭,故裕乘舋伐之。」
混合交集。
《文選.張衡.東京賦》:「客既醉于大道,飽于文義,勸德畏戒,喜懼交爭,罔然若酲,朝罷夕倦。」
網絡解釋
交爭
交爭,是漢語詞匯,
拼音:jiāo zhēng
釋義:1、交相諫諍,2、互相爭論。3、互相爭戰。4、猶紛爭。5、猶交集。
出處是《呂氏春秋·貴當》。
“交爭”的單字解釋
【交】:1.把事物轉移給有關方面:交活。交稅。交公糧。把任務交給我們這個組吧。2.到(某一時辰或季節):交子時。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氣。3.連接;交叉:交界。兩直線交于一點。4.相連接的時間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兩省之交。5.結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誼;交情:絕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動植物)交配:交媾。雜交。8.互相:交換。交流。交易。交談。9.一齊;同時(發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爭】:1.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爭論。是非之爭。2.力求獲得或達到:為祖國爭光。力爭上游。3.競爭;爭奪:爭先恐后。只爭朝夕。4.疑問代詞。怎么;如何(見于早期白話):爭奈。
“交爭”的相關詞語
* 交爭的讀音是:jiāo zhēng,交爭的意思:交爭 交爭,是漢語詞匯, 拼音:jiāo zhēng 釋義:1、交相諫諍,2、互相爭論。3、互相爭戰。4、猶紛爭。5、猶交集。 出處是《呂氏春秋·貴當》。
基本解釋
交相諫諍。辭典解釋
交爭 jiāo zhēng ㄐㄧㄠ ㄓㄥ相互爭論。
《韓非子.八說》:「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端沐賜傳》:「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
相互爭戰。
《史記.卷七○.張儀傳》:「凡天下彊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
以直言互相諫諍。
《呂氏春秋.不茍論.貴當》:「主有失,皆交爭證諫。」
《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得曠日彌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交爭而不罪。」
爭執、紛爭。
《資治通鑒.卷一一九.宋紀一.武帝永初三年》:「姚興死,諸子交爭,故裕乘舋伐之。」
混合交集。
《文選.張衡.東京賦》:「客既醉于大道,飽于文義,勸德畏戒,喜懼交爭,罔然若酲,朝罷夕倦。」
交爭
交爭,是漢語詞匯,拼音:jiāo zhēng
釋義:1、交相諫諍,2、互相爭論。3、互相爭戰。4、猶紛爭。5、猶交集。
出處是《呂氏春秋·貴當》。
【交】:1.把事物轉移給有關方面:交活。交稅。交公糧。把任務交給我們這個組吧。2.到(某一時辰或季節):交子時。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氣。3.連接;交叉:交界。兩直線交于一點。4.相連接的時間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兩省之交。5.結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誼;交情:絕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動植物)交配:交媾。雜交。8.互相:交換。交流。交易。交談。9.一齊;同時(發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爭】:1.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爭論。是非之爭。2.力求獲得或達到:為祖國爭光。力爭上游。3.競爭;爭奪:爭先恐后。只爭朝夕。4.疑問代詞。怎么;如何(見于早期白話):爭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