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疏的讀音 乖疏的意思
乖疏 1.亦作“ 乖疎 ”。 2.疏遠。 唐 白居易 《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紫衫朝士白髯翁,與俗乖疎與道通。” 3. 孤僻。 唐 司空圖 《爭名》詩:“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疎還有正人知。”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 4. 差錯疏漏。《舊唐書·杜佑傳》:“圖籍實多,事目非少,將事功畢,罔愧乖疏。”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八:“ 泳 乃自陳乖疎,公亦遜謝,恕其不相識也。” 郭沫若 《引用校釋書目提要》:“ 張佩綸 《管子學》……喜談古韻而乖疏,好立異說而滋蔓。”
- 乖
- 疏
“乖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āi shū]
- 漢字注音:
- ㄍㄨㄞ ㄕ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乖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乖疎"。 2.疏遠。 3.孤僻。 4.差錯疏漏。
網絡解釋
乖疏
1.亦作“ 乖疎 ”。
2.疏遠。 唐 白居易 《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紫衫朝士白髯翁,與俗乖疎與道通。”
3. 孤僻。 唐 司空圖 《爭名》詩:“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疎還有正人知。”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
4. 差錯疏漏。《舊唐書·杜佑傳》:“圖籍實多,事目非少,將事功畢,罔愧乖疏。”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八:“ 泳 乃自陳乖疎,公亦遜謝,恕其不相識也。” 郭沫若 《引用校釋書目提要》:“ 張佩綸 《管子學》……喜談古韻而乖疏,好立異說而滋蔓。”
“乖疏”的單字解釋
【乖】:1.(小孩兒)不鬧;聽話:小寶很乖,阿姨都喜歡他。2.伶俐;機警:這孩子嘴乖。上了一次當,他也學得乖多了。3.違反;背離:乖違。有乖人情。4.(性情、行為)不正常:乖戾。乖謬。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乖疏”的相關詞語
* 乖疏的讀音是:guāi shū,乖疏的意思:乖疏 1.亦作“ 乖疎 ”。 2.疏遠。 唐 白居易 《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紫衫朝士白髯翁,與俗乖疎與道通。” 3. 孤僻。 唐 司空圖 《爭名》詩:“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疎還有正人知。”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 4. 差錯疏漏。《舊唐書·杜佑傳》:“圖籍實多,事目非少,將事功畢,罔愧乖疏。”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八:“ 泳 乃自陳乖疎,公亦遜謝,恕其不相識也。” 郭沫若 《引用校釋書目提要》:“ 張佩綸 《管子學》……喜談古韻而乖疏,好立異說而滋蔓。”
基本解釋
1.亦作"乖疎"。 2.疏遠。 3.孤僻。 4.差錯疏漏。乖疏
1.亦作“ 乖疎 ”。2.疏遠。 唐 白居易 《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紫衫朝士白髯翁,與俗乖疎與道通。”
3. 孤僻。 唐 司空圖 《爭名》詩:“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疎還有正人知。”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
4. 差錯疏漏。《舊唐書·杜佑傳》:“圖籍實多,事目非少,將事功畢,罔愧乖疏。”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八:“ 泳 乃自陳乖疎,公亦遜謝,恕其不相識也。” 郭沫若 《引用校釋書目提要》:“ 張佩綸 《管子學》……喜談古韻而乖疏,好立異說而滋蔓。”
【乖】:1.(小孩兒)不鬧;聽話:小寶很乖,阿姨都喜歡他。2.伶俐;機警:這孩子嘴乖。上了一次當,他也學得乖多了。3.違反;背離:乖違。有乖人情。4.(性情、行為)不正常:乖戾。乖謬。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