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的讀音 烏頭的意思
烏頭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濕的作用。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愛冷、精神不振以及風寒濕痛、腳氣等癥。 烏頭主產四川、陜西。云南、貴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肅等省有栽培。 烏頭株高60-150厘米。側根常數個,側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種的側根(即稱附子)通常1-2個,倒卵圓形至倒卵形。莖直立。葉互生。總狀花序,花大,藍紫色。
- 烏
- 頭
“烏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ū tóu]
- 漢字注音:
- ㄨ ㄊㄡˊ
- 簡繁字形:
- 烏頭
- 是否常用:
- 是
“烏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烏頭 wūtóu
[rhizome of Chinese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 烏頭屬草本植物,特指舟形烏頭,花大,紫色。根莖像烏鴉的頭,有毒,可入藥
辭典解釋
烏頭 wū tóu ㄨ ㄊㄡˊ 植物名。烏頭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根部紡錘形,葉互生,深綠色,深裂如掌狀。夏季頂端開紫黃色花。塊根含烏頭堿,可入藥,但毒性強,過量能麻痺中樞神經,引起體溫下降,心臟麻痺致死。
烏魚的別名。參見「烏魚」條。
網絡解釋
烏頭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濕的作用。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愛冷、精神不振以及風寒濕痛、腳氣等癥。
烏頭主產四川、陜西。云南、貴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肅等省有栽培。
烏頭株高60-150厘米。側根常數個,側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種的側根(即稱附子)通常1-2個,倒卵圓形至倒卵形。莖直立。葉互生。總狀花序,花大,藍紫色。
“烏頭”的單字解釋
【烏】:[wū]1.烏鴉,鳥名,有的地區叫老鴰、老鴉,羽毛黑色,嘴大而直。[烏合]喻無組織地聚集:烏之眾。2.黑色:烏云|烏木。3.文言代詞,表示疑問,哪,何:烏足道哉?4.姓。[烏呼]同“嗚呼”,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烏孜別克族]我國少數民族。[wù][烏拉]同“靰鞡”。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烏頭”的相關成語
“烏頭”的相關詞語
“烏頭”造句
烏頭是一種重要的藥用和有毒植物之一.
從藥動學角度初步驗證了“烏頭反貝母”理論的科學性.
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顧貞觀
幾只漂亮的“烏頭”,細白眼皮,鴿主要500一對。
白喉烏頭為毛茛科多年生有毒植物。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顧貞觀
小組監測代謝酶順烏頭酸酶以檢測這種效應,這種酶是可以被活性氧的損傷作用影響的。
闡明了烏頭堿類雙酯型二萜生物堿水解反應過程,確定水解反應的類型以及最佳水解條件。
利用基因芯片技術檢測烏頭堿干預后的基因譜表達。
一對“藍翅烏頭”,挺有意思,估計是自己花心思培育出來的。
* 烏頭的讀音是:wū tóu,烏頭的意思:烏頭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濕的作用。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愛冷、精神不振以及風寒濕痛、腳氣等癥。 烏頭主產四川、陜西。云南、貴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肅等省有栽培。 烏頭株高60-150厘米。側根常數個,側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種的側根(即稱附子)通常1-2個,倒卵圓形至倒卵形。莖直立。葉互生。總狀花序,花大,藍紫色。
基本解釋
烏頭 wūtóu
[rhizome of Chinese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 烏頭屬草本植物,特指舟形烏頭,花大,紫色。根莖像烏鴉的頭,有毒,可入藥
辭典解釋
烏頭 wū tóu ㄨ ㄊㄡˊ植物名。烏頭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根部紡錘形,葉互生,深綠色,深裂如掌狀。夏季頂端開紫黃色花。塊根含烏頭堿,可入藥,但毒性強,過量能麻痺中樞神經,引起體溫下降,心臟麻痺致死。
烏魚的別名。參見「烏魚」條。
烏頭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濕的作用。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愛冷、精神不振以及風寒濕痛、腳氣等癥。烏頭主產四川、陜西。云南、貴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肅等省有栽培。
烏頭株高60-150厘米。側根常數個,側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種的側根(即稱附子)通常1-2個,倒卵圓形至倒卵形。莖直立。葉互生。總狀花序,花大,藍紫色。

【烏】:[wū]1.烏鴉,鳥名,有的地區叫老鴰、老鴉,羽毛黑色,嘴大而直。[烏合]喻無組織地聚集:烏之眾。2.黑色:烏云|烏木。3.文言代詞,表示疑問,哪,何:烏足道哉?4.姓。[烏呼]同“嗚呼”,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烏孜別克族]我國少數民族。[wù][烏拉]同“靰鞡”。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烏頭是一種重要的藥用和有毒植物之一.
從藥動學角度初步驗證了“烏頭反貝母”理論的科學性.
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顧貞觀
幾只漂亮的“烏頭”,細白眼皮,鴿主要500一對。
白喉烏頭為毛茛科多年生有毒植物。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顧貞觀
小組監測代謝酶順烏頭酸酶以檢測這種效應,這種酶是可以被活性氧的損傷作用影響的。
闡明了烏頭堿類雙酯型二萜生物堿水解反應過程,確定水解反應的類型以及最佳水解條件。
利用基因芯片技術檢測烏頭堿干預后的基因譜表達。
一對“藍翅烏頭”,挺有意思,估計是自己花心思培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