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說的讀音 兩說的意思
兩說 兩說 (liǎng shuō),漢語詞匯。釋義是: 戰國 時 魯仲連 說 新垣衍 而使 秦 退軍五十里,又致書守 聊城 的 燕 將而克 聊城 。后以“兩說”指 魯仲連 。指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 來源是:《文選·鮑照<擬古>》:“兩說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李善 注:“兩說,謂 魯連 說 新垣衍 及下 聊城 。”
- 兩
- 說
“兩說”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ǎng shuō]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ˇ ㄕㄨㄛ
- 簡繁字形:
- 兩說
- 是否常用:
- 否
“兩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戰國時魯仲連說新垣衍而使秦退軍五十里,又致書守聊城的燕將而克聊城。后以"兩說"指魯仲連。說,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
網絡解釋
兩說
兩說 (liǎng shuō),漢語詞匯。釋義是:
戰國 時 魯仲連 說 新垣衍 而使 秦 退軍五十里,又致書守 聊城 的 燕 將而克 聊城 。后以“兩說”指 魯仲連 。指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
來源是:《文選·鮑照<擬古>》:“兩說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李善 注:“兩說,謂 魯連 說 新垣衍 及下 聊城 。”
“兩說”的單字解釋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說】:[shuō]1.用話來表達意思:我不會唱歌,只說了個笑話。2.解釋:一說就明白。3.言論;主張:學說。著書立說。有此一說。4.責備;批評:挨說了。爸爸說了他幾句。5.指說合;介紹:說婆家。6.意思上指:他這番話是說誰呢?[yuè]同“悅”。[shuì]用話勸說使人聽從自己的意見:游說。
“兩說”的相關詞語
* 兩說的讀音是:liǎng shuō,兩說的意思:兩說 兩說 (liǎng shuō),漢語詞匯。釋義是: 戰國 時 魯仲連 說 新垣衍 而使 秦 退軍五十里,又致書守 聊城 的 燕 將而克 聊城 。后以“兩說”指 魯仲連 。指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 來源是:《文選·鮑照<擬古>》:“兩說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李善 注:“兩說,謂 魯連 說 新垣衍 及下 聊城 。”
基本解釋
戰國時魯仲連說新垣衍而使秦退軍五十里,又致書守聊城的燕將而克聊城。后以"兩說"指魯仲連。說,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兩說
兩說 (liǎng shuō),漢語詞匯。釋義是:戰國 時 魯仲連 說 新垣衍 而使 秦 退軍五十里,又致書守 聊城 的 燕 將而克 聊城 。后以“兩說”指 魯仲連 。指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
來源是:《文選·鮑照<擬古>》:“兩說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李善 注:“兩說,謂 魯連 說 新垣衍 及下 聊城 。”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說】:[shuō]1.用話來表達意思:我不會唱歌,只說了個笑話。2.解釋:一說就明白。3.言論;主張:學說。著書立說。有此一說。4.責備;批評:挨說了。爸爸說了他幾句。5.指說合;介紹:說婆家。6.意思上指:他這番話是說誰呢?[yuè]同“悅”。[shuì]用話勸說使人聽從自己的意見: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