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浙的讀音 兩浙的意思
兩浙 亦作“ 兩淛 ”。 浙東和浙西的合稱。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 , 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 、以北簡稱浙西 。 宋代有兩浙路 ,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 兩浙指浙江省 。 郁達夫 《兩浙漫游后記》:“統觀兩浙的山,當以自黃山西來的昱嶺山脈莫干山脈天目山脈為主峰。”
- 兩
- 浙
“兩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ǎng zhè]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ˇ ㄓㄜˋ
- 簡繁字形:
- 兩浙
- 是否常用:
- 否
“兩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兩浙"。 2.浙東和浙西的合稱。(1)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路和浙江西路,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以北簡稱浙西。宋代有兩浙路。地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九霄難就日,兩浙僅容舠。"《宋史.太宗紀二》:"﹝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禁兩浙諸州巫師。"《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世世靴從不斷,子孫出入金門。他是兩浙錢王子,吳越國王孫。"《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至正末年,張士誠氣概弄得大了,自江南江北﹑三吳﹑兩浙直拓至兩廣益州,盡歸掌握。"(2)今浙江省以富春江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兩浙指浙江省。郁達夫《兩浙漫游后記》:"統觀兩浙的山,當以自黃山西來的昱嶺山脈莫干山脈天目山脈為主峰。" 辭典解釋
兩浙 liǎng zhè ㄌㄧㄤˇ ㄓㄜˋ 地理上浙東與浙西的合稱。錢塘江以南為浙東,以北為浙西。
網絡解釋
兩浙
亦作“ 兩淛 ”。 浙東和浙西的合稱。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 , 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 、以北簡稱浙西 。
宋代有兩浙路 ,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 兩浙指浙江省 。 郁達夫 《兩浙漫游后記》:“統觀兩浙的山,當以自黃山西來的昱嶺山脈莫干山脈天目山脈為主峰。”
“兩浙”的單字解釋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浙】:1.浙江,古水名,就是現在的錢塘江,在今浙江省。2.指浙江省。3.姓。
“兩浙”的相關詞語
“兩浙”造句
兩浙詞人祠堂里第一位詞人,是唐代張志和,金華人,千古流傳的《漁歌子》的作者。
兩浙察訪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
據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
建炎南渡后,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
王郢等起事攻陷蘇、常,乘船往來,攻掠兩浙、福建。
兩浙之地地狹人稠,又多富商,想在交通便利之地購得莊院,不出高價絕無可能。
兩浙察訪使沈括沈大人府上,風起云涌。
同時起兵的還有青田吳提刑,自署為兩浙安撫使。
臨安城內,元朝兩浙大都督府中,何明權身著副都督官袍在芒兀臺面前點頭哈腰地應聲著。
出產富庶的兩浙地區,頓時遭到極大破壞,土地荒蕪,遺矢蒿墻,村落蕭然。
* 兩浙的讀音是:liǎng zhè,兩浙的意思:兩浙 亦作“ 兩淛 ”。 浙東和浙西的合稱。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 , 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 、以北簡稱浙西 。 宋代有兩浙路 ,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 兩浙指浙江省 。 郁達夫 《兩浙漫游后記》:“統觀兩浙的山,當以自黃山西來的昱嶺山脈莫干山脈天目山脈為主峰。”
基本解釋
1.亦作"兩浙"。 2.浙東和浙西的合稱。(1)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路和浙江西路,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以北簡稱浙西。宋代有兩浙路。地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九霄難就日,兩浙僅容舠。"《宋史.太宗紀二》:"﹝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禁兩浙諸州巫師。"《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世世靴從不斷,子孫出入金門。他是兩浙錢王子,吳越國王孫。"《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至正末年,張士誠氣概弄得大了,自江南江北﹑三吳﹑兩浙直拓至兩廣益州,盡歸掌握。"(2)今浙江省以富春江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兩浙指浙江省。郁達夫《兩浙漫游后記》:"統觀兩浙的山,當以自黃山西來的昱嶺山脈莫干山脈天目山脈為主峰。"辭典解釋
兩浙 liǎng zhè ㄌㄧㄤˇ ㄓㄜˋ地理上浙東與浙西的合稱。錢塘江以南為浙東,以北為浙西。
兩浙
亦作“ 兩淛 ”。 浙東和浙西的合稱。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 , 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 、以北簡稱浙西 。宋代有兩浙路 ,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 兩浙指浙江省 。 郁達夫 《兩浙漫游后記》:“統觀兩浙的山,當以自黃山西來的昱嶺山脈莫干山脈天目山脈為主峰。”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浙】:1.浙江,古水名,就是現在的錢塘江,在今浙江省。2.指浙江省。3.姓。
兩浙詞人祠堂里第一位詞人,是唐代張志和,金華人,千古流傳的《漁歌子》的作者。
兩浙察訪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
據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
建炎南渡后,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
王郢等起事攻陷蘇、常,乘船往來,攻掠兩浙、福建。
兩浙之地地狹人稠,又多富商,想在交通便利之地購得莊院,不出高價絕無可能。
兩浙察訪使沈括沈大人府上,風起云涌。
同時起兵的還有青田吳提刑,自署為兩浙安撫使。
臨安城內,元朝兩浙大都督府中,何明權身著副都督官袍在芒兀臺面前點頭哈腰地應聲著。
出產富庶的兩浙地區,頓時遭到極大破壞,土地荒蕪,遺矢蒿墻,村落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