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皮的讀音 兩張皮的意思
兩張皮 兩張皮是山西省的一種傳統小吃,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屬于燒烤類食品。產品特點為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 引申義"兩張皮"指的是相互之間原本存在必然聯系或依附關系的兩種事物發生游離而單獨存在。藉用"兩張皮"來比喻貫標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與日常質量管理二者完全割裂開來,既通俗、貼切、形象、生動。
- 兩
- 張
- 皮
“兩張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ǎng zhāng pí]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兩張皮
- 是否常用:
- 是
“兩張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雙方脫離,互不相關。辭典解釋
兩張皮 liǎng zhāng pí ㄌㄧㄤˇ ㄓㄤ ㄆㄧˊ 大陸地區用語。比喻該互相聯系的雙方面,彼此脫節,各行其是。
網絡解釋
兩張皮
兩張皮是山西省的一種傳統小吃,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屬于燒烤類食品。產品特點為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
引申義"兩張皮"指的是相互之間原本存在必然聯系或依附關系的兩種事物發生游離而單獨存在。藉用"兩張皮"來比喻貫標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與日常質量管理二者完全割裂開來,既通俗、貼切、形象、生動。
“兩張皮”的單字解釋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張】:1.使合攏的東西分開或使緊縮的東西放開:張嘴。張翅膀兒。張弓射箭。一張一弛。2.陳設;鋪排:張燈結彩。大張筵席。3.擴大;夸張:虛張聲勢。4.看;望:東張西望。5.商店開業:新張。開張。6.a)用于紙、皮子等:一張紙。兩張畫。十張皮子。三張鐵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張床。四張桌子。七張犁。c)用于嘴、臉:兩張嘴。一張臉。d)用于弓:一張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兩張皮”的相關成語
“兩張皮”的相關詞語
“兩張皮”造句
俗話說:一口唾沫一個釘;可俗話又說: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愿你遇事冷靜分析,把包拯柯南比下去,盼你慧眼識真理,神馬都給力!
季曼在他的大班臺前放了兩張皮扶手椅,但只有那個小個子坐了下來。
打破“兩張皮”格局能更好地實現經濟學的理論創新。
公司負責人汪建形象地說,我們把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兩張皮連了起來,做成了“連體衣”。
然而,目前的檔案學研究和實踐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兩張皮”現象。
一年來,蘇聯圍繞經濟核算制與林業、森工兩張皮的問題仍在熱烈爭論。
虛假注冊,生產、銷售“兩張皮”。
***問:“兩張皮”能變成“連體衣”,這很不容易。你們有多少人?
嘴是兩張皮,沒個把門的還真難防。
根本原因是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科研院所與產業、企業各搞各的,沒有深度融合。
* 兩張皮的讀音是:liǎng zhāng pí,兩張皮的意思:兩張皮 兩張皮是山西省的一種傳統小吃,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屬于燒烤類食品。產品特點為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 引申義"兩張皮"指的是相互之間原本存在必然聯系或依附關系的兩種事物發生游離而單獨存在。藉用"兩張皮"來比喻貫標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與日常質量管理二者完全割裂開來,既通俗、貼切、形象、生動。
基本解釋
比喻雙方脫離,互不相關。辭典解釋
兩張皮 liǎng zhāng pí ㄌㄧㄤˇ ㄓㄤ ㄆㄧˊ大陸地區用語。比喻該互相聯系的雙方面,彼此脫節,各行其是。
兩張皮
兩張皮是山西省的一種傳統小吃,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屬于燒烤類食品。產品特點為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夾肉吃別有風味。引申義"兩張皮"指的是相互之間原本存在必然聯系或依附關系的兩種事物發生游離而單獨存在。藉用"兩張皮"來比喻貫標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與日常質量管理二者完全割裂開來,既通俗、貼切、形象、生動。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張】:1.使合攏的東西分開或使緊縮的東西放開:張嘴。張翅膀兒。張弓射箭。一張一弛。2.陳設;鋪排:張燈結彩。大張筵席。3.擴大;夸張:虛張聲勢。4.看;望:東張西望。5.商店開業:新張。開張。6.a)用于紙、皮子等:一張紙。兩張畫。十張皮子。三張鐵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張床。四張桌子。七張犁。c)用于嘴、臉:兩張嘴。一張臉。d)用于弓:一張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俗話說:一口唾沫一個釘;可俗話又說: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愿你遇事冷靜分析,把包拯柯南比下去,盼你慧眼識真理,神馬都給力!
季曼在他的大班臺前放了兩張皮扶手椅,但只有那個小個子坐了下來。
打破“兩張皮”格局能更好地實現經濟學的理論創新。
公司負責人汪建形象地說,我們把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兩張皮連了起來,做成了“連體衣”。
然而,目前的檔案學研究和實踐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兩張皮”現象。
一年來,蘇聯圍繞經濟核算制與林業、森工兩張皮的問題仍在熱烈爭論。
虛假注冊,生產、銷售“兩張皮”。
***問:“兩張皮”能變成“連體衣”,這很不容易。你們有多少人?
嘴是兩張皮,沒個把門的還真難防。
根本原因是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科研院所與產業、企業各搞各的,沒有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