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七集的讀音 東坡七集的意思
東坡七集 蘇軾的詩文集110卷。包括《東坡集》40卷,《東坡后集》20卷,《東坡奏議》15卷,《東坡外制集》3卷附樂語,《東坡內制集》10卷,《東坡應詔集》10卷,《東坡續集》12卷附校記。從文學的角度看,價值較高的在前,后續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詩,詞,散文,書簡,序論等。前后兩集編定時間較早,比較可靠。今存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緒年間,有繆荃孫校刊本·民國年間有《四部備要》本。
- 東
- 坡
- 七
- 集
“東坡七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pō qī jí]
- 漢字注音:
- ㄉㄨㄙ ㄆㄛ ㄑㄧ ㄐㄧˊ
- 簡繁字形:
- 東坡七集
- 是否常用:
- 否
“東坡七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別集名。北宋蘇軾著。一百一十卷。有《東坡集》、《后集》、《續集》、《奏議集》、《外制集》、《內制集》、《應詔集》七種。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華書局出版的孔凡禮點校的《蘇軾詩集》(1982年)、《蘇軾文集》(1986年)。
網絡解釋
東坡七集
蘇軾的詩文集110卷。包括《東坡集》40卷,《東坡后集》20卷,《東坡奏議》15卷,《東坡外制集》3卷附樂語,《東坡內制集》10卷,《東坡應詔集》10卷,《東坡續集》12卷附校記。從文學的角度看,價值較高的在前,后續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詩,詞,散文,書簡,序論等。前后兩集編定時間較早,比較可靠。今存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緒年間,有繆荃孫校刊本·民國年間有《四部備要》本。
“東坡七集”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坡】:1.地形傾斜的地方:山坡。高坡。爬坡。2.傾斜:坡度。板子坡著放。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集】:1.集合;聚集:匯集。齊集。集思廣益。驚喜交集。2.集市:趕集。3.集子:詩集。文集。全集。地圖集。4.某些篇幅較長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對獨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影片上下兩集,一次放映。三十集電視連續劇。5.集合6.的簡稱。7.姓。
“東坡七集”的相關詞語
* 東坡七集的讀音是:dōng pō qī jí,東坡七集的意思:東坡七集 蘇軾的詩文集110卷。包括《東坡集》40卷,《東坡后集》20卷,《東坡奏議》15卷,《東坡外制集》3卷附樂語,《東坡內制集》10卷,《東坡應詔集》10卷,《東坡續集》12卷附校記。從文學的角度看,價值較高的在前,后續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詩,詞,散文,書簡,序論等。前后兩集編定時間較早,比較可靠。今存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緒年間,有繆荃孫校刊本·民國年間有《四部備要》本。
基本解釋
別集名。北宋蘇軾著。一百一十卷。有《東坡集》、《后集》、《續集》、《奏議集》、《外制集》、《內制集》、《應詔集》七種。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華書局出版的孔凡禮點校的《蘇軾詩集》(1982年)、《蘇軾文集》(1986年)。東坡七集
蘇軾的詩文集110卷。包括《東坡集》40卷,《東坡后集》20卷,《東坡奏議》15卷,《東坡外制集》3卷附樂語,《東坡內制集》10卷,《東坡應詔集》10卷,《東坡續集》12卷附校記。從文學的角度看,價值較高的在前,后續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詩,詞,散文,書簡,序論等。前后兩集編定時間較早,比較可靠。今存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緒年間,有繆荃孫校刊本·民國年間有《四部備要》本。【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坡】:1.地形傾斜的地方:山坡。高坡。爬坡。2.傾斜:坡度。板子坡著放。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集】:1.集合;聚集:匯集。齊集。集思廣益。驚喜交集。2.集市:趕集。3.集子:詩集。文集。全集。地圖集。4.某些篇幅較長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對獨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影片上下兩集,一次放映。三十集電視連續劇。5.集合6.的簡稱。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