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不死草的讀音 不死草的意思

    不死草 (麥門冬的別稱)不死草,又名皇帝草。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或栽培。生長于海拔600-3400m的山坡、山谷潮濕處、溝邊或林下。主產浙江、四川。此外,江蘇、貴州、云南、廣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產,但多野生,少有栽培。不死草即麥門冬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 cǎo

    “不死草”的讀音

    拼音讀音
    [bù sǐ cǎo]
    漢字注音:
    ㄅㄨˋ ㄙˇ ㄘㄠˇ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不死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傳說中能使死者復活的仙草。麥門冬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辭典解釋

    不死草  bù sǐ cǎo  ㄅㄨˋ ㄙˇ ㄘㄠˇ  

    神話傳說中可讓人起死回生的草。
    《藝文類聚.卷九六.鱗介上.龍》:「神懼,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痤以不死草,皆生。」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

    網絡解釋

    不死草 (麥門冬的別稱)

    不死草,又名皇帝草。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或栽培。生長于海拔600-3400m的山坡、山谷潮濕處、溝邊或林下。主產浙江、四川。此外,江蘇、貴州、云南、廣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產,但多野生,少有栽培。不死草即麥門冬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不死草”的單字解釋

    】:[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對):死亡。死人。這棵樹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顧生命;拼死:死戰。死守。3.至死,表示堅決:死不認輸。死也不松手。4.表示達到極點:笑死人。高興死了。死頑固。5.不可調和的:死敵。死對頭。6.固定;死板;不活動:死腦筋。死心眼。死規矩。死水。開會的時間要定死。7.不能通過:死胡同。死路一條。把漏洞堵死。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

    “不死草”的相關成語

    “不死草”的相關詞語

    * 不死草的讀音是:bù sǐ cǎo,不死草的意思:不死草 (麥門冬的別稱)不死草,又名皇帝草。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或栽培。生長于海拔600-3400m的山坡、山谷潮濕處、溝邊或林下。主產浙江、四川。此外,江蘇、貴州、云南、廣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產,但多野生,少有栽培。不死草即麥門冬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