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話頭的讀音 不是話頭的意思
不是話頭 bú shì huà tóu ㄅㄨˊ ㄕㄧˋ ㄏㄨㄚˋ ㄊㄡˊ 不是話頭 不對頭。《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個后生見不是話頭,便對小娘子道:‘既如此說,小娘子只索回去。小人自家去休。’”《水滸傳》第二五回:“ 西門慶 見踢倒了 武大 ,打鬧里一直走了。 鄆哥 見不是話頭,撇了 王婆 撒開。”亦省作“ 不是話 ”。《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 狄希陳 見不是話,撒開腳就往外跑。”《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咱把人家舅太太一個人兒丟下不是話。”
- 不
- 是
- 話
- 頭
“不是話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ú shì huà tóu]
- 漢字注音:
- ㄅㄨˊ ㄕˋ ㄏㄨㄚˋ ㄊㄡˊ
- 簡繁字形:
- 不是話頭
- 是否常用:
- 否
“不是話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不對頭。 辭典解釋
不是話頭 bù shì huà tóu ㄅㄨˋ ㄕˋ ㄏㄨㄚˋ ㄊㄡˊ 情勢不妙或不對勁。《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個后生見不是話頭,便對小娘子道:『既如此說,小娘子只索回去。小子自家去休。』」也作「不是風犯」。
網絡解釋
不是話頭
bú shì huà tóu ㄅㄨˊ ㄕㄧˋ ㄏㄨㄚˋ ㄊㄡˊ
不是話頭
不對頭。《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個后生見不是話頭,便對小娘子道:‘既如此說,小娘子只索回去。小人自家去休。’”《水滸傳》第二五回:“ 西門慶 見踢倒了 武大 ,打鬧里一直走了。 鄆哥 見不是話頭,撇了 王婆 撒開。”亦省作“ 不是話 ”。《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 狄希陳 見不是話,撒開腳就往外跑。”《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咱把人家舅太太一個人兒丟下不是話。”
“不是話頭”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話】:同“話”。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不是話頭”的相關詞語
* 不是話頭的讀音是:bú shì huà tóu,不是話頭的意思:不是話頭 bú shì huà tóu ㄅㄨˊ ㄕㄧˋ ㄏㄨㄚˋ ㄊㄡˊ 不是話頭 不對頭。《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個后生見不是話頭,便對小娘子道:‘既如此說,小娘子只索回去。小人自家去休。’”《水滸傳》第二五回:“ 西門慶 見踢倒了 武大 ,打鬧里一直走了。 鄆哥 見不是話頭,撇了 王婆 撒開。”亦省作“ 不是話 ”。《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 狄希陳 見不是話,撒開腳就往外跑。”《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咱把人家舅太太一個人兒丟下不是話。”
基本解釋
不對頭。辭典解釋
不是話頭 bù shì huà tóu ㄅㄨˋ ㄕˋ ㄏㄨㄚˋ ㄊㄡˊ情勢不妙或不對勁。《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個后生見不是話頭,便對小娘子道:『既如此說,小娘子只索回去。小子自家去休。』」也作「不是風犯」。
不是話頭
bú shì huà tóu ㄅㄨˊ ㄕㄧˋ ㄏㄨㄚˋ ㄊㄡˊ不是話頭
不對頭。《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個后生見不是話頭,便對小娘子道:‘既如此說,小娘子只索回去。小人自家去休。’”《水滸傳》第二五回:“ 西門慶 見踢倒了 武大 ,打鬧里一直走了。 鄆哥 見不是話頭,撇了 王婆 撒開。”亦省作“ 不是話 ”。《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 狄希陳 見不是話,撒開腳就往外跑。”《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咱把人家舅太太一個人兒丟下不是話。”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話】:同“話”。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