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人廢言的讀音 不以人廢言的意思
【解釋】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出處】《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語法】復句式;作謂語;指客觀看待問題
- 不
- 以
- 人
- 廢
- 言
“不以人廢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ù yǐ rén fèi yán]
- 漢字注音:
- ㄅㄨˋ ㄧˇ ㄖㄣˊ ㄈㄟˋ ㄧㄢˊ
- 簡繁字形:
- 不以人廢言
- 是否常用:
- 否
“不以人廢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不因其人品可議或地位卑下而不聽取其正確的言論。辭典解釋
不以人廢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ㄅㄨˋ ㄧˇ ㄖㄣˊ ㄈㄟˋ ㄧㄢˊ 語出《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指不因為瞧不起這個人,就認為他的話一無可取。也作「不因人廢言」。
英語 not to reject a word because of the speaker (idiom, from Analects)?; to judge on the merits of the case rather than preference between advisers
網絡解釋
【解釋】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
【出處】《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語法】復句式;作謂語;指客觀看待問題
“不以人廢言”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廢】:同“廢”。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不以人廢言”的相關詞語
* 不以人廢言的讀音是:bù yǐ rén fèi yán,不以人廢言的意思:【解釋】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出處】《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語法】復句式;作謂語;指客觀看待問題
基本解釋
謂不因其人品可議或地位卑下而不聽取其正確的言論。辭典解釋
不以人廢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ㄅㄨˋ ㄧˇ ㄖㄣˊ ㄈㄟˋ ㄧㄢˊ語出《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指不因為瞧不起這個人,就認為他的話一無可取。也作「不因人廢言」。
英語 not to reject a word because of the speaker (idiom, from Analects)?; to judge on the merits of the case rather than preference between advisers
【解釋】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
【出處】《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語法】復句式;作謂語;指客觀看待問題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廢】:同“廢”。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