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羅的讀音 三羅的意思
三羅 (人物)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羅虬 辭藻富贍,與宗人隱、鄴齊名。 咸通干符中,時號三羅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 鄴尤長律詩,時宗人隱、虬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三羅 。” 三羅 (詞語解釋)三羅, 歷史地區名,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直隸州,包括現在云浮市治下的羅定市、郁南縣、云安區和云城區。 明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一名自此載入史冊。羅定直隸洲管轄東安(云浮縣),西寧(郁南縣)兩縣,俗稱“三羅”,三羅地區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余年。
- 三
- 羅
“三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luó]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ㄌㄨㄛˊ
- 簡繁字形:
- 三羅
- 是否常用:
- 否
“三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
網絡解釋
三羅 (人物)
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羅虬 辭藻富贍,與宗人隱、鄴齊名。 咸通干符中,時號三羅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 鄴尤長律詩,時宗人隱、虬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三羅 。”
三羅 (詞語解釋)
三羅, 歷史地區名,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直隸州,包括現在云浮市治下的羅定市、郁南縣、云安區和云城區。
明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一名自此載入史冊。羅定直隸洲管轄東安(云浮縣),西寧(郁南縣)兩縣,俗稱“三羅”,三羅地區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余年。
“三羅”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
“三羅”的相關詞語
* 三羅的讀音是:sān luó,三羅的意思:三羅 (人物)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羅虬 辭藻富贍,與宗人隱、鄴齊名。 咸通干符中,時號三羅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 鄴尤長律詩,時宗人隱、虬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三羅 。” 三羅 (詞語解釋)三羅, 歷史地區名,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直隸州,包括現在云浮市治下的羅定市、郁南縣、云安區和云城區。 明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一名自此載入史冊。羅定直隸洲管轄東安(云浮縣),西寧(郁南縣)兩縣,俗稱“三羅”,三羅地區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余年。
基本解釋
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三羅 (人物)
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羅虬 辭藻富贍,與宗人隱、鄴齊名。 咸通干符中,時號三羅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 鄴尤長律詩,時宗人隱、虬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三羅 。”
三羅 (詞語解釋)
三羅, 歷史地區名,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直隸州,包括現在云浮市治下的羅定市、郁南縣、云安區和云城區。明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一名自此載入史冊。羅定直隸洲管轄東安(云浮縣),西寧(郁南縣)兩縣,俗稱“三羅”,三羅地區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余年。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