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合的讀音 三結合的意思
- 三
- 結
- 合
“三結合”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jié hé]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ㄐㄧㄝ ˊ ㄏㄜˊ
- 簡繁字形:
- 三結合
- 是否常用:
- 否
“三結合”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三結合”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結】:[jié]1.在條狀物上打疙瘩或用這種方式制成物品:結繩。結網。結彩。2.條狀物打成的疙瘩:打結。活結。死結。蝴蝶結。3.發生某種關系;結合:結仇。結社。結為夫妻。4.凝聚;凝結:結晶。湖面結了一層冰。5.結束;了結:結賬。歸根結底。你不理他不就結了嗎?6.舊時保證負責的字據:保結。具結。7.姓。[jiē]長出(果實或種子):樹上結了不少蘋果。這種花結子兒不結?。園地里的南瓜、豆莢結得又大又多。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三結合”的相關詞語
“三結合”造句
讓我簡明扼要的介紹一下三結合理貨方法。
旅游院校產學研三結合的形式應由市場經濟環境的客觀需要來決定,可以考慮多種形式。
但是在部門與場館、業主單位的“三結合”方面待進一步實現。7競賽組織與團隊內各業務口的配合與交流有待加強。
因此,加強偵查主體的“三結合”便成為與現代犯罪作斗爭的必然要求。
其實現途徑是走“三結合”之路,適度發展人口規模,合理調整人口結構,大力提高人口素質。
第三:積極促進農業院校教科推三結合,完善農業院校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內在運行機制,以適應農業發展對農業院校的需要。
我研究毛*席的老、中、青三結合是最佳人事制度。
鋼鐵業的調整是淘汰落后、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的“三結合”,不能割裂開“一項一項來做”。
在安順場鐵建指揮部還舉辦了第一個“三結合”。
當前應當進一步完善普通創造學,重點加強學科創造學的建設,實施一體兩翼三結合的立體化創造教育模式。
* 三結合的讀音是:sān jié hé,三結合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結】:[jié]1.在條狀物上打疙瘩或用這種方式制成物品:結繩。結網。結彩。2.條狀物打成的疙瘩:打結。活結。死結。蝴蝶結。3.發生某種關系;結合:結仇。結社。結為夫妻。4.凝聚;凝結:結晶。湖面結了一層冰。5.結束;了結:結賬。歸根結底。你不理他不就結了嗎?6.舊時保證負責的字據:保結。具結。7.姓。[jiē]長出(果實或種子):樹上結了不少蘋果。這種花結子兒不結?。園地里的南瓜、豆莢結得又大又多。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讓我簡明扼要的介紹一下三結合理貨方法。
旅游院校產學研三結合的形式應由市場經濟環境的客觀需要來決定,可以考慮多種形式。
但是在部門與場館、業主單位的“三結合”方面待進一步實現。7競賽組織與團隊內各業務口的配合與交流有待加強。
因此,加強偵查主體的“三結合”便成為與現代犯罪作斗爭的必然要求。
其實現途徑是走“三結合”之路,適度發展人口規模,合理調整人口結構,大力提高人口素質。
第三:積極促進農業院校教科推三結合,完善農業院校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內在運行機制,以適應農業發展對農業院校的需要。
我研究毛*席的老、中、青三結合是最佳人事制度。
鋼鐵業的調整是淘汰落后、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的“三結合”,不能割裂開“一項一項來做”。
在安順場鐵建指揮部還舉辦了第一個“三結合”。
當前應當進一步完善普通創造學,重點加強學科創造學的建設,實施一體兩翼三結合的立體化創造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