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恪的讀音 三恪的意思

    三恪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孫,給以王侯名號,稱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說法有二。一說封虞、夏、商之后于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后于薊、祝、陳。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 sān

    “三恪”的讀音

    拼音讀音
    [sān kè]
    漢字注音:
    ㄙㄢ ㄎㄜ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三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孫,給以王侯名號,稱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說法有二。一說封虞﹑夏﹑商之后于陳﹑杞﹑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杜預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謂之恪,并二王后為三國。其禮轉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后于薊﹑祝﹑陳。《詩.陳風譜》唐孔穎達疏:"案《樂記》云:'武王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后于薊,封帝堯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陳;下車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則陳與薊祝共為三恪,杞宋別為二王之后矣。"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辭典解釋

    三恪  sān kè  ㄙㄢ ㄎㄜˋ  

    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后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后于陳、杞、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晉.杜預.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謂之恪,并二王后為一國。其禮轉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后于薊、祝、陳。《詩經.陳譜》唐.孔穎達.正義:「武王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后于薊,封帝堯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陳。」

    網絡解釋

    三恪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孫,給以王侯名號,稱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說法有二。一說封虞、夏、商之后于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后于薊、祝、陳。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三恪”的單字解釋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謹慎而恭敬:恪守。恪遵。

    “三恪”的相關詞語

    * 三恪的讀音是:sān kè,三恪的意思:三恪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孫,給以王侯名號,稱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說法有二。一說封虞、夏、商之后于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后于薊、祝、陳。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