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的讀音 三十七道品的意思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為梵語bodhi-pak?a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為四圣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于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 三
- 十
- 七
- 道
- 品
“三十七道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shí qī dào pǐn]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ㄕˊ ㄑㄧ ㄉㄠˋ ㄆㄧㄣ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三十七道品”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三十七道品 sān shí qī dào pǐn ㄙㄢ ㄕˊ ㄑㄧ ㄉㄠˋ ㄆㄧㄣˇ 佛教謂使修行者達到覺悟的方法,共分七類三十七項。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合稱。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凈土。」
德語 Bodhipakkhiyadhamma (Sprachw)?
網絡解釋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為梵語bodhi-pak?a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為四圣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于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品】:1.物品:商品。產品。戰利品。2.等級:上品。下品。精品。極品。3.封建時代官吏的級別,共分九品。4.種類:品種。品類。5.品質:人品。品德。6.辨別好壞;品評:品茶。這人究竟怎么樣,你慢慢就品出來了。7.吹(管樂器,多指簫):品簫。品竹彈絲。8.姓。
“三十七道品”的相關詞語
* 三十七道品的讀音是:sān shí qī dào pǐn,三十七道品的意思: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為梵語bodhi-pak?a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為四圣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于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辭典解釋
三十七道品 sān shí qī dào pǐn ㄙㄢ ㄕˊ ㄑㄧ ㄉㄠˋ ㄆㄧㄣˇ佛教謂使修行者達到覺悟的方法,共分七類三十七項。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合稱。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凈土。」
德語 Bodhipakkhiyadhamma (Sprachw)?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為梵語bodhi-pak?a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為四圣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于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品】:1.物品:商品。產品。戰利品。2.等級:上品。下品。精品。極品。3.封建時代官吏的級別,共分九品。4.種類:品種。品類。5.品質:人品。品德。6.辨別好壞;品評:品茶。這人究竟怎么樣,你慢慢就品出來了。7.吹(管樂器,多指簫):品簫。品竹彈絲。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