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識的讀音 一字不識的意思
辭典解釋一字不識 yī zì bù shì 一個字也認不得。 《隋唐演義.第八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稱奇,原來那字跡與他來書無異,一字不識,傳與眾官看了,無不駭然。」 《孽海花.第一四回》:「后來看看那書,裝潢得極為盛麗,翻出來卻一字不識。」 英語 totally illiterate法語 (expr. idiom.)? être incapable de distinguer le bon du mauvais, illettré, analphabète
- 一
- 字
- 不
- 識
“一字不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zì bù shì]
- 漢字注音:
- ㄧ ㄗˋ ㄅㄨˋ ㄕˋ
- 簡繁字形:
- 一字不識
- 是否常用:
- 否
“一字不識”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一字不識 yī zì bù shì ㄧ ㄗˋ ㄅㄨˋ ㄕˋ 一個字也認不得。
《隋唐演義.第八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稱奇,原來那字跡與他來書無異,一字不識,傳與眾官看了,無不駭然。」
《孽海花.第一四回》:「后來看看那書,裝潢得極為盛麗,翻出來卻一字不識。」
英語 totally illiterate
法語 (expr. idiom.)? être incapable de distinguer le bon du mauvais, illettré, analphabète
網絡解釋
“一字不識”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一字不識”的相關詞語
* 一字不識的讀音是:yī zì bù shì,一字不識的意思:辭典解釋一字不識 yī zì bù shì 一個字也認不得。 《隋唐演義.第八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稱奇,原來那字跡與他來書無異,一字不識,傳與眾官看了,無不駭然。」 《孽海花.第一四回》:「后來看看那書,裝潢得極為盛麗,翻出來卻一字不識。」 英語 totally illiterate法語 (expr. idiom.)? être incapable de distinguer le bon du mauvais, illettré, analphabète
辭典解釋
一字不識 yī zì bù shì ㄧ ㄗˋ ㄅㄨˋ ㄕˋ一個字也認不得。
《隋唐演義.第八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稱奇,原來那字跡與他來書無異,一字不識,傳與眾官看了,無不駭然。」
《孽海花.第一四回》:「后來看看那書,裝潢得極為盛麗,翻出來卻一字不識。」
英語 totally illiterate
法語 (expr. idiom.)? être incapable de distinguer le bon du mauvais, illettré, analphabète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