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讀 ?的意思
“?”字共有1個讀音:
[zōng]

漢字 | ? |
---|---|
讀音 |
|
注音 | ㄗㄨㄥ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3 |
異體字 | 椶 棕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擴展A U+3BF6 |
其它編碼 | 五筆:sobt 倉頡:duce 鄭碼:foor 四角:42947 |
筆順編碼 | 1234344444523435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ノ丶丶丶丶丶フ丨ノ丶ノフ丶 |
?字的意思
?字的基本解釋
英語 the coir palm tree
?字的詳細解釋
?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椶【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正韻》祖東切,??音騣。《石鼓文》作??,俗作棕。《說文》栟櫚也。可作萆。張揖曰:本高一二丈,旁無枝,葉如車輪,皆萃于木杪,其下有皮,重疉裹之,每皮一匝爲一節,花黃白,結實作房如魚子狀。《山海經》石脃之上,其木多椶。《玉篇》椶櫚,一名蒲葵。
又椶竹,亦竹類。《益部方物記》有皮無枝,實中而榦。
又崖椶,草名。《蘇頌·圖經》狀似椶,有葉無花,采根治勞傷,效。俗作?,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椶【卷六】【木部】
栟櫚也。可作萆。從木?聲。子紅切
說文解字注
(椶)栟櫚也。互訓也。蜀都賦椶枒楔樅。四木名也。從木。?聲。子紅切。九部。按椶與召南之緫音義略同。毛曰。緫、數也。數讀數罟之數。可作萆。艸部曰。萆、雨衣。一名衰衣。按可作萆之文、不系於栟下而系椶下者。此樹有葉無枝。其皮曰椶。可爲衰。故不系栟下也。椶本皮名。因以爲樹名。故栟閭與椶得互訓也。張揖注上林賦曰。并閭、椶也。皮可以爲索。今之椶繩也。玉篇云。椶櫚一名蒲葵。今按南方艸木狀云。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爲簦笠。出龍川。是蒲葵與椶樹各物也。謝安之蒲葵扇、今江蘇所謂芭蕉扇也。椶葉縷析。不似蒲葵葉成片可爲笠與扇。
* 網站為您提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