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怎么讀 ?的意思

    “?”字共有1個讀音:
    ?
    漢字 ?
    讀音 []
    注音
    部首 [扌]  提手旁
    筆畫 總筆畫:16 部外:13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擴展A U+3A59
    其它編碼 五筆:rpff|rpaf 倉頡:qjtg 鄭碼:dwob 四角:53014
    筆順編碼 1214451122134121
    筆順筆畫 一丨一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一丨一

    ?字的意思

    ?字的基本解釋

      

    英語 (same as 塞) a cork or stopper; to cork; to seal, to fill up, to block

    ?字的詳細解釋

    ?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塞【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塡也,隔也。《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又充也,滿也。《書·舜典》溫恭允塞。《詩·鄘風》秉心塞淵。

    又國之阨險曰塞。《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又伊蒲塞,卽優婆塞。《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邊界也。《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又九塞。《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荊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荊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又紫塞。《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又博塞,戲具也。《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又姓。

    又與賽同。《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本作??。亦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塞【卷十三】【土部】

    隔也。從土從??。先代切

    說文解字注

    (塞)隔也。??部隔下云塞也。是爲轉注。俗用爲窒?字。而塞之義、?之形俱廢矣。廣韻曰。邊塞也。明堂位。四塞世告至。注云。四塞謂夷服、鎭服、蕃服、在四方爲蔽塞者。按鄭注所謂天子守在四夷也。戰國策。齊有長城巨防。足以爲塞。呂氏春秋。天下有九塞。所謂守在四竟也。邶風、庸風傳曰。塞、瘞也。塞、充實也。皆謂塞爲?之叚借字也。從土。??聲。大徐作從土從??。先代切。一部。按此切音葢因俗通用此字、故以此切別於穌則切也。舊音本無不同。

    * 網站為您提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