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讀 ?的意思
“?”字共有1個讀音:

漢字 | ? |
---|---|
讀音 |
|
注音 | |
部首 | [手] 手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5 |
異體字 | 掔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擴展A U+39DB |
其它編碼 | 五筆:jtyr 倉頡:liq 鄭碼:kdmm 四角:28502 |
筆順編碼 | 223143112 |
筆順筆畫 | 丨丨ノ一丶ノ一一丨 |
?字的意思
?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同“擥”。英語 (simplied form of 擥) thick; firm; substantial, to drag along; to pull, to lead
?字的詳細解釋
?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掔【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苦閑切《集韻》《正韻》丘閑切,??音慳。《說文》固也。《爾雅·釋詁》厚也。
又《唐韻》《正韻》苦堅切《集韻》輕煙切,??音牽。義同。
又牽去也。與牽通。《史記·鄭世家》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莊子·徐無鬼》君將黜耆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
又持也。擊也。
又《正韻》詰戰切,遣去聲。挽也,引也。俗作??。《說文》讀若詩赤舄掔掔。《徐鉉曰》今別作慳,非。○按豳風作幾幾。《說文》或別有所考。長箋云:掔掔句似逸詩,則鑿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掔【卷十二】【手部】
固也。從手臤聲,讀若《詩》“赤舃掔掔”。苦閑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慳。非是。
說文解字注
(掔)固也。掔之言堅也、緊也。謂手持之固也。或叚借爲牽字。如史記鄭襄公肉袒掔羊、卽左傳之牽羊也。俗用慳吝字。亦爲掔之俗。從手。臤聲。苦閑切。十四部。讀若詩赤舄掔掔。掔掔當依豳風作幾幾。傳曰。幾幾、絇皃。掔在十二部。幾在十五部。云讀若者、古合音也。
* 網站為您提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