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黃芩造句

    “黃芩”的解釋

    黃芩[huáng qín] 黃芩 (唇形科植物)黃芩(拉丁學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黃芩生于向陽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產于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陜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中國北方多數省區都可種植。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俄羅斯。 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用“黃芩”造句 第6組

    51、可選用桑白皮15克、連翹15克、地骨皮15克、防風10克、杏仁10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葶藶子10克雙花21克,水煎服。

    52、麻黃,杏仁,甘草,蘇子,天竹黃,地龍,蟬衣,玄參,射干,黃芩

    53、柴胡、黃芩各十五克,黨參二十克,半夏、桂枝、白芍各十二克,金銀花二十克,麥冬十五克,荊芥、陳皮、杏仁、浙貝母各十克,甘草五克,生姜三片,大棗四枚。

    54、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連翹各12克,蟬衣、白蒺藜各10克,干地黃15克,防風、白芷、黃芩各10克。

    55、生地黃、玄參、白芍、沙參、旱蓮草、女貞子各15克,地骨皮、麥門冬、阿膠(烊化)各12克,牡丹皮、黃芩各9克。

    56、羚羊角平肝息風;黃芩、水牛角、白蘞、大豆黃卷清熱解毒;麝香、冰片開竅醒神;山藥、白術補氣健脾;當歸、白芍、阿膠、大棗補血養血,共為臣藥。

    57、竹葉二升枳實三兩青葙子白前各一兩吳茱萸黃芩各二分栝樓根麥門冬各二兩生姜六兩前胡一作芍藥半夏各五兩上十一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 在線查詢黃芩造句,用黃芩造句,用黃芩組詞造句,包含黃芩的句子。
    黃芩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