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造句
用“郭沫若”造句 第1組1、郭沫若是學界泰斗,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
2、郭沫若先生是一位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大學者。
3、郭沫若認為魯迅的韌,聞一多的剛,郁達夫的卑以自牧是文壇三絕。
4、郭沫若先生對封建社會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
5、一排排路燈若隱若現就好像郭沫若詩中天上的街市……
6、第二節郭沫若受“民族觀”大轉向的影響,加入狂熱的造神運動大潮,借助“毛*席萬歲!
7、郭沫若的抗戰史劇,便具有這種優秀品格.
8、郭沫若于書法藝術世界的建構留下寶貴的遺產,他的書法成就也足以彪炳后人。
9、從三十年代開始,經由郭沫若的典型示范和社會史論戰,唯物史觀派崛起,社會科學治史的路線蔚為風氣。
10、郭沫若歷來關注原始思維與詩歌創作的關系。
11、郭沫若新詩創作中表現出來的亢奮意識與小說創作中表現出來的感傷意識極不協調,研究者歷來對于這一明顯的反差存而不論。
12、原邏輯思維是郭沫若創造性思維方式的生長點,“返祖”意識與當代意識構成郭沫若創造性思維體系中“叩其兩端”的運思方式。
13、由于郭沫若1948年的絕大部分文章還是佚文,迄今還未見到有人就此作專門的挖掘和考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14、從“天才情結”的角度去解讀郭沫若的身邊小說,是索解郭沫若“球形天才”之謎的一個寶貴視角。
15、郭沫若、劉海粟等藝術家在談創作時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16、據說陳叔通曾認為當代中國有四大書家,即康生、郭沫若、齊銘燕、沈尹默。陳叔通把郭沫若等與康生并駕齊驅,康生肯定不高興,據說他曾夸口,他“用腳趾頭夾木棍都比郭沫若寫得強”。陸灝
17、郭沫若稱贊周*來“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銀瀉地,處理問題的敏捷如電火行空”。
18、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暢游井岡山后,發出了“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贊嘆!藍。
19、一詞,郭沫若亦曾斷定正是指活鳳凰(《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
20、2008年,為紀念郭沫若到九大90周年,九州大學舉辦了國際會議,我因俗務纏身,未能前去,發去一封賀信。
21、還有前海西街18號,郭沫若故居院里他的那尊全身銅像,用鋼筆素描法畫在紙上的難度也不小。
22、上海古籍書店有郭沫若編著的《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就花了兩個月的工資將這套綢面精裝書郵購回家。
23、以后,人們又讀到他那大膽地評論郭沫若、聞一多的詩、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使他猶如乒乓臺上快攻的攻球手,人們認識了他的才能。
24、第二天傍晚過貝加爾湖;這是一個大大有名的湖,我所渴想一看的。記得郭沫若君的詩里說過蘇武在貝加爾湖牧羊,真是美麗而悲涼的想象。在黯淡的暮色中過這個寂寞的湖,我不禁也懷古起來了。
25、縱容軍人,使他們跋扈飛揚、橫暴無恥的,不正是日本資本家嗎?郭沫若。
26、無論從創作經驗、寫作素材、審美追求還是人格精神上,郭沫若都全面地接受著日本文化的浸染。
27、鄭勇說,這道菜推出后,在陪都時期深受當時的文化名流歡迎,郭沫若、秦怡、張瑞芳等七位文化界名流常常點這道菜。
28、郭沫若在南園的留詩“此是工人天外天,解衣磅礴坐高軒。
29、‘七七事變’后,抗戰爆發,郭沫若毅然‘別婦拋雛’,秘密返回祖國,在上海受到田漢等進步人士的熱烈歡迎。
30、成仿吾、郁達夫、郭沫若1923、1924年都回國了,后期創造社的我、李初梨、彭康、朱鏡我、李鐵生五人,一起在1927年10月回國,直接回上海。
31、1921年4月3日,郭沫若和成仿吾從日本抵達上海,他倆是為出版同人刊物的計劃而來的。
32、郭沫若同志在游覽井岡山后,曾贊詠道“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
33、該書認為,《李白與杜甫》“揚李抑杜”,固然與郭沫若富于浪漫氣質有關;但同時也應看到,恰好***也“揚李抑杜”。
34、1963年12月下旬,郭沫若在讀《毛*席詩詞》清樣本時,寫下了“經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的頌辭。
35、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36、在此時此刻,我朗頌一首毛*席在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寫的一首詩詞給你聽,那就是《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37、我猜測此處“種花農”是陳寅恪自造的說法,別有所指,它指的是郭沫若。
38、抗戰爆發,郭沫若寫了一篇文章,深以苦住北平的周作人為念,并有“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的推崇話。
39、郭沫若暢游井岡后曾揮筆寫下“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
40、抗戰時期,她在重慶大后方參加由周*來、郭沫若、陽翰笙等領導的抗戰演出活動,曾與話劇“四大名旦”之一舒繡文同臺,塑造了一系列生動的舞臺形象。
41、書中提到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原來也是“明月社”的,和黎莉莉一樣是黎錦暉的養女,那時叫黎明健。
42、樣書八開本,25萬字,700多幅圖,序言為郭沫若寫,書名為商承祚題,署沈從文編著。
43、黑石山,百年香樟,萬羽白鶴,契合著浪漫詩人、才子作家郭沫若的青春才情。
44、郭沫若第一封書信之外,還有一紙便條,其實也是一封完整的書信,鑒于那個時段郭沫若的書信很少被保留下來,也依然照錄。
45、即使像郭沫若發表《釋支干》這樣的論文,也并沒有對十二屬相說短論長。
46、為紀念這位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福州修建了林祥謙烈士陵園,陵墓后面是郭沫若題寫的“二七烈士林祥謙之墓”的青石墓碑。
47、讀大學期間,買不起的書,諸如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卜辭通纂》《殷契粹編》等,他就一本本地抄錄下來。
48、60年代初,為促進家鄉中學提高辦學水平,他先后3次請郭沫若同志給“金壇縣中”、“金壇二中”、“金壇直溪中學”題寫校牌。
49、那一天,沈均儒、馮玉祥夫人李德全、郭沫若、蔡元培等180多名發起人參加了會議。
50、昨天,從深圳飛抵重慶參加“11·27”60周年紀念活動的葉挺將軍四子葉華明,首次披露《囚歌》是葉挺在渣滓洞監獄時送給郭沫若的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