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造句
“遺址”的解釋
101、考古學家在埋藏吐火羅遺址的沙堆上發現了珠寶,表現了受到希臘、印度和佛教的早期影響。
102、九華山唐代冶銅遺址的爐渣分析發現了高鈣和高鐵兩種冰銅渣。
103、本文對安徽省南陵縣古銅礦采冶遺址古環境的變化及古采冶對當今地質環境的影響進行探討,并提出礦產資源開發中應重視的環境保護問題。
104、漢甘泉昆明池遺址在甘泉宮遺址南面的小池村一帶。
105、該遺址位于河套平原中部偏北,地處西夏國的北部。
106、小龐遺址位于桓臺縣田莊鎮小龐村東北。
107、半坡遺址是一個典型的仰韶文化村落遺址.
108、像法隆寺和東大寺一樣,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遺址排名的絕大部分日本建筑物是用木材做的。
109、北京明城墻遺址公園,雍和宮,孔廟,動物園,首都博物館觀光一日游.
110、看那土林,酷似一座座歐式古堡遺址,森嚴壁壘,令人肅然起敬。
111、二里頭遺址在本期也發現了3號大型宮殿基址,出土有銅器、玉器、白陶以及其它精美的隨葬品的墓葬和鑄銅遺址等。
112、除了少林寺外,這一遺址還包括三個漢闕門,它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宗教建筑物。
113、依據相關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河南省正陽縣固城寺古城遺址應即兩漢時期的安成故址。
114、該遺址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存在隨葬多種野生動物下頜骨的考古學文化現象,其中以大熊貓下頜骨作為隨葬品,是世界范圍內第一例.
115、墓地西北有紫英城和古代屯兵的營盤遺址.
116、興慶公園位于西安城東,1958年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成西安最大的公園。
117、測定山頂洞遺址的年代,在距今3萬年左右的高溫期。
118、是不是就是河姆渡遺址的標志?
119、以地學背景分析為基礎,探討了地學背景與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的關系。
120、浙江小黃山遺址、湖南高廟遺址發掘。
121、舊城遺址迄今完好,其中特別著名的有瓜迪亞納河上的大橋、圓形階梯劇場、劇院,大馬戲場和先進的供水系統。
122、旅游景點:炳靈湖、白塔寺、城隆廟,向陽古烽火臺遺址.
123、盡管如此,大多數專家還是愿意把它當作正品來對待。1908年意大利考古學家在古菲斯通遺址發掘到這塊銘文,根據考古研究判斷,可能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時期的作品。
124、梁山伯和祝英臺是中國四大傳說之一,流傳于全國各省漢族之中,有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濟寧、安徽舒城四大文化遺址。
125、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126、孝民屯遺址的變化發展過程是和殷都的整體布局變遷過程相一致的。
127、該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周代用鼎制度、鄭韓故城的城市布局、青銅器的分期斷代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128、建陽境內的建窯遺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9、該遺址位于東遼河沿岸,面積2萬余平方米.
130、田陽縣敢壯山是壯族始祖布洛陀的遺址,是壯民族的精神家園。
131、將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私自挖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以盜竊論處”刪去。
132、從性別差異的角度考察井溝子遺址西區墓地,可以發現東胡族群的男女社會地位和角色分工情況。
133、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野馬山北麓和馬宗山一帶,分布著大量的古代民族的巖刻遺址。
134、在邱承墩原址,主持人步入墓坑中,零距離感受考古發掘的現場,通過對現場專家的提問采訪,一層層揭開鴻山遺址的神秘面紗。
135、隨后,陳紹澤還參觀了邱承墩遺址和吳文化展廳,并詳細了解了鴻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有關情況。
136、水,是成就河姆渡遺址價值和聲譽最關鍵的媒介.
137、我們的認識主要來自兩個遺址:北京附近的周口店遺址,位于大片森林以北,以及爪哇的桑吉蘭遺址,位于大片森林以南。
138、遺址里出土了不少石紡輪、陶紡輪和骨針等紡織工具,說明當時人們已學會利用多種紡織工具縫合獸皮做成衣服。
139、鄖西五斗種遺址發掘出土一批具楚文化特點的遺物以及陶窯等遺跡,還有動物骨骼、鐵器等。
140、目前,武威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有20多處.
141、10月10日,長沙開福萬達廣場,疑似成功堤遺址發現地位于廣場工地的西北側,考古工作人員在進行緊張發掘。
142、該文通過對武漢盤龍城遺址周邊的高層住區佳海“歌林花園”的設計,探討一種以文化為導向的景觀環境設計途徑。
143、下面,請先隨我參觀王陵遺址的東區.
144、此外,商務印書館、良友圖書公司、廣學會、中華藝術大學等一批中外文化機構遺址遺跡,也在此附近。
145、從山頂觀景平臺遠眺,陵園東面的英雄山、牛形山、青山界等戰場遺址盡收眼底,與英烈忠魂遙遙相望。
146、位于“世界礬都”——蒼南礬山的礬礦遺址,于2005年被省政府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147、鐵龍洞、韶石山、客家圍樓、恐龍蛋、馬壩人遺址。
148、此次挖掘工作主要在居延古遺址的甲渠侯關和一系列烽燧,出土漢簡300多枚以及數百件文物。
149、董國亮在廣州的潛水界頗有名氣,他在佛山西樵山的石燕巖洞穴中發現了數十萬平方米的古代水下采石場遺址。
150、邙山墓冢慘遭盜空,封土和陵園、古墓遺址大肆被毀,各種工廠、筑路公司、鐵路、垃圾場分布其中,甚至有的高速公路穿墓而過、將墳冢一劈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