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造句
“道教”的解釋
101、論文分兩部分分別介紹了康、雍、乾三帝的道教政策和民間政策。
102、唐代長安道士注重弘道,道教與儒釋共同鼎立而為三教,道學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
103、西王母及其侍從九尾狐毀滅的那一面,在道教的視覺形象和文本材料中褪去了。
104、白云山廟位于陜西省佳縣,建造于明萬歷年間,是西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105、而他又不折不扣是一個道士,許多傳統讀書人忌諱的道教活動如畫符念咒等,他都一一實踐。
106、多少道教,和道德經特別是影響您的個人形成?
107、白玉蟾被尊為兩宋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是南宗道派實際的創始人。
108、圣父、圣母是道教對真武神父母的尊稱。
109、道教宮觀山志是道教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中國道教史、方志史乃至文化史的寶貴材料。
110、同樣地,道教徒正好不是和平主義者。
111、道教音樂,是在道教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它包括齋醮音樂及道人們宣道、布道和修身養性、防病治病時所用的音樂。
112、*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結束后不久,官方組織召開了一次國際道教論壇。
113、通過嫁接一個插枝到存活的樹根上對樹進行克隆并不是什么現代科技。但是在日本的神道教信仰之中,克隆有一些精神上的麻煩。
114、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道教可以看做是最早的一種主張“修身養性,順應自然,清靜無為”的宗教,眾多道家高人名士莫不淡泊于世俗名利,而追求一種參玄悟真的超凡境界。
115、我不知道教師出題的答案,便抄襲了約翰的.
116、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林語堂
117、這種和諧既是求得生命完善的一種手段,也是道教所有生命理論的最終指歸。
118、道教作為唐代的國教,其最大的教派上清派給唐代游仙詩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上清派的修仙方術、等級觀、空間觀、釋道兼修觀對晚唐游仙詩有全面而深刻的影響。
119、同時本章對緯書篇名與道教關系也進行了部分論述。
120、因為道教徒們希望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繼續生存,繼續他們歷時空而不朽的神圣的宇宙之舞。
121、筆者希望通過解讀白云觀道教音樂所特有的音樂技術特征,使讀者對其有較全面的認識。
122、長洲街坊稱太平清醮為“打醮”,它其實是一場中國傳統的道教活動。
123、李一自稱道教正一教太乙道昆侖宗的正式傳人,更是無案可稽,道教各大教派并無昆侖宗。
124、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125、據說這是對道教煉制的“黃龍洞眼藥”、“紫金錠”等藥的贊譽。
126、專家分析它原為經摺裝,是道教經卷前的扉畫。
127、到了南宋,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瓊州松林嶺煉丹時,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時。
128、天臺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小洞天金庭、靈墟,司馬悔山福地等道教勝地,其道教淵源最早可追溯到軒轅黃帝在此受金液神丹的傳說。
129、我們還有道教當中洞天福地玉笥山,同時是洞天和福地的非常少見,這也是旅游開發的重要景點。
130、道教文化區結合了道教“一元初始、太極兩儀、三才相和、四象環繞、五行相生、六合寰宇、七日來復、八卦演易、九宮合中”的文化概念,依山而建。
131、嶗山以其雄奇壯闊,靈秀幽清,道教文化淵源,為內地名山所不及。
132、其實華山也是道教名山,為道教“第四洞天”,道教文化亙古通今。
133、浙江天臺桐柏宮是我國道教南宗祖庭,自周朝起就是中華文明史中研究老子道德經的重要地方。
134、中新社定安5月3日電(記者王辛莉)5月3日,農歷三月十五,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誕辰日。
135、坐落在海珠區漱珠崗的純陽觀,不只是一處風景優美的道教圣地,事實上它曾是嶺南畫派祖師的寓所。
136、東漢末年,第一代天師張道陵選擇在龍虎山肇基煉丹,創立了道教。
137、他醉心且沉溺其中的,是道教修煉內丹、外丹的長生之術,以及醮祀、扶箕一類的求仙活動,走的是偏峰,學的是邪門。
138、小溝背擁有道教創世文化傳說起源、槲櫟林生物景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