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造句
“遼東”的解釋
101、遼東軍機大事皆由你主持,雖然你已是遼東之主,但也不要忘卻手足之情啊!
102、翰林院編修陳仁錫使遼東,未出都,報建洲兵十五萬攻寧遠,及抵關不見一騎,問之,曰往朝鮮矣。
103、黃巾叛亂時來到遼東避難,田富發現遼東一帶胡漢混雜,互市往來頻繁,有利可圖,于是做起商賈買賣。
104、浮致書責寵,譏他為遼東白豕,只好夸示遼陽,不足比衡河右。
105、匈奴的皮貨,遼東的貂皮,高麗的人參,南越的象牙、犀角、珍珠、玳瑁,西域的昆山之玉……在這里都能買到。
106、李自成本想得此險要之處,既能阻止吳三桂退往遼東與清軍會合,又可借此再圖山海關,易同反掌。
107、初平三年,春,公孫瓚勵兵秣馬終于開始了他的遼東征伐。
108、因此,汪節才想在明末這個風云際會的時代闖蕩遼東,就算成不了什么霸業也不能讓東虜統一環宇,再蹈后世的覆轍。
109、四爺,理所當然是文官,遼東巡撫,全稱巡撫遼東地方贊理軍務,駐遼陽,正統元年設立,目的為加強對遼東都司管理,轄區包括遼東都司全境,巡撫總兵。
110、從前遼東廣寧諸臣妄肄欺凌,啟釁召兵,自貽伊戚。
111、小龍山島距那遼東半島老鐵山地區不過二十五海里之遠,不到半天工夫,那艘大船便已到了岸邊。
112、況且遼東淪陷,國家對于南歸遼人頗為優待,因原有檔冊多已不存,秀才功名只要受所在縣學教諭簡單考核,往府學學正報備一下即可。
113、通化縣光緒三年開設設立縣治,是吉林大埠,遠銜吉東、近接遼東,南靠集安、東依臨江。
114、八月,新設遼東餉司于廣寧,管理東征糧餉。
115、初平元年,私自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
116、對方目前并無異動,烏達和樓山部仍與公孫度部在西遼與中遼邊境地區對峙,蘇仆延所部則駐防遼東郡城一線,為后備。
117、根據該條約,日本割占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彎、澎湖列島,還從中國得到了二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并且獲得了在中國的通商口岸設立工場、自由通船的特權。
118、歷史上,管寧避難在遼東,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錯雜,還常常為了爭水而吵罵斗毆。
119、遼東生員多陋劣者,規避差役,或以他姓余丁冒為優免之數。
120、他們或公開搶掠,或敲詐勒索,罄人之產,淫人之婦,遼東人民如蹈湯火。
121、長孫順德是長孫晟的族弟,與劉弘基原本都是隋宮廷的宿衛軍官,因逃避遼東兵役,亡命太原投靠了李淵,因此與李世民相結納。
122、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殿后的左屯衛大將軍辛世雄戰死,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余2700人。
123、啟稟王爺,遼東公孫家如今兵強馬壯,其志不小,我高句麗眼下只可與之結盟交好,萬勿反目,否則必招災禍。
124、跟隨李成梁帶鐵嶺宣旨的兵部官員,很明顯得到了何心隱的托付,臨走的時候將眾人的家眷全部帶到廣寧,那里是遼東總兵府衙的所在地。
125、吳國派遣將領周賀渡海去遼東,招誘公孫淵。
126、另據船員安景龍家屬李慶榮調查,“遼東運2033”出海前,曾在莊河漁港加油,據油站老板介紹,器具或為液壓油桶,鐵殼,直徑、高度均在1米左右。
127、長子柴時秀亦有乃父風,官至遼東副總兵,后不幸捐軀疆場。
128、八月二十八日上午,蓋州衛軍抵達目的地,鐵嶺城,這里最有名的是遼東名將李成梁,李成梁父子五人相繼為軍中大將,掌一方兵權,可以說是曾經掌勁卒數萬,雄視絕塞。
129、當下回府便想明日上奏甄儒所言,忽聞遼東之事,蓋蘇文弒君篡位,濫殺大臣,暴虐其民,侵凌鄰國。
130、遼東乃蠻荒之地,取之徒費兵餉,不若修德政以使之歸心。
131、現在兵部右侍郎熊廷弼鎮守遼東,追亡逐北,穩固了我朝在遼東的局面,有此人坐鎮遼東,我朝必不有失,所以微臣以為,礦稅可以停征了。
132、雖然遠在樂浪邊郡,但襄平城盛傳的遼東王賞賜趙云一套神裝,授遼東鐵騎周天密語之事,蒙川已了然于胸。
133、李元霸向行人打聽,才知這是運軍糧往遼東,官府限期送達,役夫們唯恐誤期,日夜兼程,正急沖沖趕往黎陽會合。
134、曾于遼東避難,后助北海相孔融對抗黃巾管亥,善用勇略,為孔融聯結平原相劉備,擊潰賊眾,聲名更噪。
135、但牛進達等人率五萬大軍而來,若消極不前,必定受到朝廷文官的指謫,況且圣人即將對遼東用兵,這吐蕃之事,自該果決快速處置妥當,如此才能稱了圣人之心意。
136、嗯,此去遼東我兄弟三人一定要立下豐功偉業,不實現盧尚書驅除東虜的遺志,絕不回關內!
137、自從明朝皇帝再度啟用袁崇煥,督師遼東以來,整飭軍務,軍心士氣穩定,尤其是鐵騎整訓成軍,逐漸有了一戰之力。
138、曹魏時遼東人,在官明察,長于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