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益多師造句
用“轉益多師”造句 第1組1、 古人嘗云“轉益多師、自出機杼”,湯君得之矣。勝天君顏其居“枕濤書屋”、“千帆堂”。濤而枕之,千帆競發,此境其景是極具詩韻的。
2、 張籍在詩歌創作過程中轉益多師,取法他人,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3、 所謂轉益多師,許麟廬、歐陽中石、蔣維崧等藝術大家均在他的問學名單上。
4、 不過,他始終沒有專學某一派、某一人,改而轉益多師,擺脫一切阻礙藝術進步的羈絆。
5、 “轉益多師與古同,總持風雅有春工。
6、 學生應當師法專門,還是轉益多師?目前,我國博士生培養的方式普遍采取“一對多”的師徒制,學生修讀學位期間只跟著一名導師。
7、 轉益多師,這是汪志剛學習書法的一條途徑,也讓他的審美視角不斷改變,這也有了他涉獵真草隸篆的可能。
8、 離任后,他遍訪名家,轉益多師,書法逐步進入了揮灑自如的境地。
9、 他們的不務正業,或許正是基于要自覺地轉益多師的智慧。
10、 我虛心求教,轉益多師,教了一年,2004年高考全班均分130多分。
11、 早年師承繪畫名家任率英先生,后又轉益多師,得著名畫家范曾、宋文治、亞明、白雪石、方增先、劉文西諸位先生指點傳授,畫藝大進。
12、 而美國40年,“無形中轉益多師,不勝枚舉”。
13、 但他博覽群書,轉益多師,刻苦自學,不但成為了卓有成就的畫家,而且在專題藝術史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14、 繪事以寫意韻為旨趣,常博涉諸家,轉益多師,究心于青藤、白陽、八大、大滌子、蒲作英、吳缶廬諸家。
15、 劉陽是一個思維、做事精準、敏捷又頗富哲學家味道的人,加上他勤奮好學,轉益多師,勇于進取,敢于探索的精神氣質。
16、 書宗何子貞、吳昌碩,兼學魏碑,而能自出新意;畫淑老缶、賓翁,并能轉益多師;印法秦漢,偶作流行。
17、 再又從陳球學習了《律令》,而后,又游學各地,于幽、并、兗、豫各地,遍訪名儒,轉益多師,虛心向他們學習。
18、 從1982年入伍到2000年退役,18年的軍旅生涯中,他多方求學,轉益多師,漸通醫理。
19、 圖案等第一手實物資料作過深入的綜合研究,他的見地影響了一批印人,“是一位吐納百家,轉益多師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