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造句
“記載”的解釋
151、畫史上關于他的軼事有不少記載.
152、張北縣城西北15公里的白城子遺址,250年來一直被地方志*記載為遼代北羊城,是北方交易畜牧場所。
153、該記載表明武都8級地震在這里的地震烈度至少達到了X度.
154、記載了新約福音書和信件的耶穌基督的目擊者們,并非輕信、虛偽、或是精神錯亂之人。
155、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穿的宮服就是用補花工藝加以點綴的。
156、鎧甲,他們的等級和姓氏的憑證,記載著他們的功勛、才能、價值,竟在那里蛻變成一張皮,變成一堆廢鐵;而人呢,在一旁打呼嚕,臉擠壓在枕頭上,一道涎水從張開著的口里流出。卡爾維諾
157、肺泡蛋白質沉積癥在*彎是非常罕見的疾病,根據文獻上之記載,盛行率大約為兩百萬分之一,男與女的比例則為三比一左右。
158、希臘人變得更通文達理,更有能力來記載他們的歷史和思想了.
159、當然他可以跟所羅門一樣把他的一些智慧記載下來,直到現在我們還有這個記錄。
160、根據嘉興市志記載,“嘉興摜牛”始于元宋,是嘉興回族人民獨特的傳統體育活動。
161、他道,正在環球變冷的異時,“人們仍然會逢遇創記載的低暖地氣鼓鼓,只是如許的地氣鼓鼓會減長。”。
162、在“石書”的篇頁上記載著人類歷史的時代。
163、因此,侖的本義是指匯集了許多記載大事的簡策,而又由此引申為“理”,也就是泛指規則、條理、天道。
164、根據福音*記載,天使長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因圣靈感孕耶穌時,她與圣約瑟已經訂婚。
165、對于生命帶給我們的單純而強烈的滿足感,對于上帝刻骨銘心的贊美,我們從未有過什么記載。梭羅
166、郵政匯票及郵政禮券應記載事項,由中華郵政公司擬訂,報交通部核定.
167、唐宋時代,阿拉伯、波斯人掌握有先進的航海技術,擁有精確的海程記載。
168、"有那么多關于星座的奇特的事被記載下來"她說。“天文學在現實上更加美麗。”。
169、第二十九條背書由背書人簽章并記載背書日期.
170、匯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付款地。
171、大家都認為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歌誦記載的。
172、那次地震可以說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最為慘重的一次,也促使中國政府在敏感區域引入了更堅固的建筑法規。
173、棕枝主日標志著兩千年前耶穌在耶路撒冷凱旋歸來。根據圣經的記載,當時,人們向路上扔棕櫚枝歡迎耶穌。
174、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秘密章奏發端于西漢的宣帝時期。
175、此論文除了論證宋代的火爆法生產技術外,還有如下一段記載:大率一籮可得銅一斤。
176、人類食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公元前2737年,中國皇帝神農氏的著作里就記載了**的藥理用途。
177、蜂業是我國最傳統和獨特的產業之一,它的形成據史*記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178、這本*記載了當時北曲演員的藝術活動。
179、旃陀羅笈多常常親自審理案件,根據記載,他的判決一般說來都是很公正的.
180、且讓我們以一夜的苦茗,訴說半生的滄桑,我們都是執著而無悔的一群,以飄零作歸宿,在你年輕而微弱的生命時辰里,我記載這一卷詰屈聱牙的經文,希望有朝一日,你為我講解。簡媜
181、達味王的前后事跡,都記載在先見者撒慕爾言行錄、先知納堂言行錄和先見者加得言行錄上。
182、民族英雄張煌言蒙難南田事跡,史志早有記載。
183、也有人指出,其實早在周朝就已經有暮春禁火的記載了,恐怕把寒食與介子推之死聯系在一起的說法經不起推敲。
184、接著,我們運用赤嵌在荷蘭時代與清代的相關圖說與記載作為佐證,來找尋這個港埠市街的空間位址。
185、在考土州、土縣的建置沿革時,相對簡單,因為史籍在對這些高級別的土司記載較詳細.
186、據歷史記載,山東棗莊漆樹分布歷史悠久.
187、厲史會記載王侯庶子的名字,可是不會提及小麥的來源。
188、時移境遷,福州已是一座高樓林立、街巷相連的現代商業都市,古時福州更多的只見于詩書的記載描述中,或存于懷舊的老福州的點點記憶里。
189、中世紀阿拉伯作家伊布恩·法蒂克和伊布恩·烏塞比亞記載,她曾進行過一些實驗,以研究人類胚胎在子宮中的發育情況。
190、但司馬遷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漢書上記載司馬遷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樣的冤屈,這個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慘遭宮刑的第一位文人。
191、《史記》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192、《尚書》中就有“酣歌恒舞,茍于貨色”的記載。
193、而據朱老提到的《湖墅小志》記載,“御碼頭”在寶慶橋邊,但寶慶橋早已毀圮。
194、史料中記載,中國勞動組合*記部想借廣東機器工會禮堂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
195、云夢秦簡中記載,秦國對各部門都要考核,稱為“課”,年終考核稱為“大課”。
196、其中觀象臺的發現,印證了《尚書·堯典》所記載的堯“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歷史功績。
197、在民間,烏木多用于居家器用及小件家具,如《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卷》記載:“筆床之制,行世甚少。
198、唐朝的《吳地記》轉引東漢《越絕書》這樣記載:“吳之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199、所謂割股療親、鑿壁囊螢之類,即便史書有所記載,所據大抵也是傳聞,較真起來,多半查無實據。
200、正是這個包裹訴說了元帝國民族融合的過程,記載了五姓與“成吉思汗”皇族一脈相連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