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造句
“糌粑”的解釋
糌粑[zān bā]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糌粑是將青稞洗凈、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它不僅便于食用,營養豐富、熱量高,很適合充饑御寒,還便于攜帶和儲藏。
用“糌粑”造句 第1組
1、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萬滴汗水換來的。
2、旅行者通常帶來干縮的牛奶、糌粑與茶作為食物。
3、糌粑的黏度和綠豆沙差不多,味道也有點像。
4、我媽媽在家炒糌粑,聽到了我的歌聲。
5、由此配制、生產的糌粑無論是口感,還是組織狀態、香氣等感官品質都令人滿意.
6、應用模糊數學的方法綜合評價糌粑感官質量.
7、酒宴完后,每人拈上一點“竹素切瑪”里面的糌粑粉,聲音高亢地祈禱說:“吉吉嗦嗦,愿善神得勝!”。
8、在藏東昌都地區,一提起“洛隆水磨糌粑”,那可是一個名牌,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9、食用糌粑時,要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儲藏又便于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
10、尸體被置于面朝地面,第一刀從背部割下,削下肌肉,卸下四肢,碾碎骨頭拌上糌粑面。
11、同時我還問了他幾個與他的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發現他的飲食結構大部分是酥油茶、糌粑和很少一點羊肉。
12、當地人的主食是糯米飯,從竹籠中用手撈出,捏實了蘸醬食用,有點像藏族的糌粑。
13、2006年,桑日縣白堆鄉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獨厚的特色資源發展藏藥材、糌粑加工,穩步增加農牧民收入。
14、展覽共展出17大類150余件展品,包括扎日鄉的藏香、竹器、藏白酒,玉麥鄉的雞血藤鐲,加玉鄉的黑糌粑,隆子鎮的木制器具,雪沙鄉的馬褡褳、酥油箱等。
* 在線查詢糌粑造句,用糌粑造句,用糌粑組詞造句,包含糌粑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籌議造句
虔敬造句
日月星辰造句
降龍伏虎造句
玉顏造句
茁實造句
松竹梅造句
伏虎降龍造句
成群結伙造句
忖測造句
燈光昏暗造句
驚為天人造句
選賢與能造句
接口造句
吾愛造句
淵深造句
聳然造句
交托造句
奇力造句
耍我造句
立冬造句
端相造句
飲恨而終造句
抱恨終身造句
拉纖造句
今不如昔造句
社會工作者造句
棄舍造句
鬼祟造句
揣摸造句
身首異處造句
測度造句
祭天造句
拿過來造句
純凈水造句
誠篤造句
牛痘造句
十行俱下造句
精義造句
提包造句
搜集資料造句
撒歡兒造句
拱背造句
副角造句
懶腰造句
知識階層造句
復交造句
真數造句
本職造句
真品造句
曼谷造句
慢一點造句
邁過去造句
賣衣服造句
昆仲造句
大帆船造句
傭婦造句
名門世族造句
錄下造句
奔去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