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造句
“痛定思痛”的解釋
1、企業遭遇困難的時候,三省其身,痛定思痛,誓言必革除種種弊端;一旦危機過去,又恢復了老樣子,想當然地以為天下哪有這么巧的事情,同樣的劫數肯定不會再發生了。
2、痛定思痛,大家坐在一起分析了這次比賽失敗的原因。
3、因為濫墾濫植造成土石流的災害,農業當局應該痛定思痛,更加用心來維護山坡地。
4、妻子過世雖久,但痛定思痛,每次摩挲遺物,他內心仍然好捨不得。
5、像潘氏一樣,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該鎮許多企業痛定思痛:不改變不轉型,只能慘遭淘汰。
6、1983年起,黔江人痛定思痛,熟悉到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
7、我們需要痛定思痛,要求變革,并首先自己做好表率。
8、國家質檢總局痛定思痛,已停止實行食品類生產企業的國家免檢制度。
9、痛定思痛,我覺得只有發揚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10、痛定思痛的同時,也產生了人們對災害進行經濟學認識的緊迫需求。
11、這場斑樓大火的確燒出不少問題,消防單位在痛定思痛之余,應去訂出更完善的消防對策。
12、我們痛定思痛,從歷史中反省,他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
13、父母之喪,如何能忘?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4、人們痛定思痛,開始尋找水災發生的種種根源,以便于找到正確的防治方法。
15、這場高樓大火的確燒出不少問題,消防單位在痛定思痛之餘,應去訂出更完善的消防對策。
16、事情過去雖久,但痛定思痛,盡是血淚斑斑,如何能忘?
17、事故已過去了,痛定思痛,一定好好分析原因,總結教訓。
18、工人們看著重建的廠房,痛定思痛,深深地認識到加強防火措施的重要性。
19、在經歷了血的教訓、在痛定思痛之后,就會真正明白:“堅持到最后者才是勝者”的含義。
20、凡經歷過這場劫難的人回首往事,痛定思痛,都感慨萬分。
21、如果俄羅斯的近鄰芬蘭痛定思痛決定加入北約,則會引起瑞典國內的爭論。
22、痛定思痛,我們有必要對各國反傾銷法律制度進行深入剖析,完善我國現行反傾銷立法,以期以正確的理論更好的去指導實踐,充分利用好反傾銷這把國際貿易的雙刃劍。
23、受苦,雖然有時痛徹心扉,卻能刺激我們神志清明、性靈覺醒,在“痛定思痛”之后,教養我們的內涵,修正我們的行為,調適自己與天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便是一種進步,一種成長。
24、總是失敗和總是成功的人最大的區別就是遇到失敗的時候是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呢,還是痛定思痛自省己身呢。
25、“瘋牛病”、“口蹄疫”等食品安全事件曾給歐洲留下慘痛的教訓,痛定思痛,德國此次下重手。
26、個人的危機也像國家的危機一樣,要等到事過境遷,才能痛定思痛。
27、身體和靈魂若能挽回其一最好拯救靈魂,如果兩者皆飛那就要痛定思痛。
28、
29、
30、當痛定思痛,我不能再為你活在暗無天日的角落,不能再為你等待一生的蒼老,不能再為你做著華美而遙不可及的夢,不能再為你讓自己孤獨無依。
31、我想,英國電視臺是在它的地位被動搖后?在商業電視網絡的挑戰落到英國廣播公司bbc時,它才痛定思痛,找到"成功秘訣"。
32、升學考試的落榜打擊,讓他痛定思痛,決心檢討缺失,更加努力。
33、那些年里,社會動蕩,昏天黑地,損失之重,豈是數字算得盡的,痛定思痛,人們從中吸取的教訓是深刻的。
34、此次我們未能衛冕,應該痛定思痛,認真找出原因,加以改進。
35、大地震造成他家破親亡,如今重回震災現場,痛定思痛更覺傷心。
36、痛定思痛,如何從代價慘重的重特大火災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做好建筑外保溫材料的防火工作已迫在眉睫。
37、在博物館里,就有一尊反映當年紡織工人在砸毀的紡織機前痛定思痛的雕塑,參觀者紛紛駐足,感慨萬千。
38、薛之荔:總是失敗和總是成功的人最大的區別就是遇到失敗的時候是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呢,還是痛定思痛自省己身呢。
39、事故已經造成,痛定思痛,該好好分析原因,總結教訓。
40、痛定思痛,還有兩個MM可以聊。
41、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東盟國家在吸引外資上痛定思痛。
42、冷戰期間,歷經戰爭磨難的歐洲各國痛定思痛,逐漸將一體化視為解決歐洲困境的路徑。
43、犯了錯誤后,你要痛定思痛,認真總結教訓才對。
44、還有的人,面對令他痛定思痛、悲憤欲絕、乃至讓他前功盡棄的事情,也照樣能笑靨如花、談笑風生,因為他堅信生活定會雨過天晴的。
45、今早坐車,竟不能寐,翻閱舊照,感慨萬分,愧不如從前。乃痛定思痛,決心以兒時為楷模,痛改前非!!
46、形勢逼人,時不我待,全市上下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變壓力為動力,憋著一股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打好園林綠化翻身仗。
47、痛定思痛,全縣上下充分熟悉到唯有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才能從根本上防范和治理自然災難。
48、痛定思痛,我們反思一下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多少潛伏在人們身邊特別是嬰幼兒身邊的有害產品呢?
49、妻子過世雖久,但痛定思痛,每次摩挲遺物,他內心仍然好舍不得。
50、沈默寡言的師兄阿明一向沉迷拳擊,一心一意成為出色拳手,但當他在一次胸有成竹的比賽中慘遭技術性擊倒后,痛定思痛,決心到泰國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