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筆造句
“潤筆”的解釋
1、 這種變化在“潤筆”這種文學商品化形式上的反映尤其典型。
2、 他就靠這點兒潤筆費維持生計.
3、 夜色入硯勾勒出倦意微涼,烹香泉煎新茶與月共賞,潤筆描摹天闊水悠長,清風兒兜轉松墨香,獨坐對花煙不挽青絲萬丈,繪山川為邀君入畫珍藏,點櫻唇與畫中人對望,停筆處俯身吻韶光。荀夜羽
4、 他轉而成為職業畫家,從士人友人處取得潤筆。
5、 浸染的牡丹潤筆著行行格章,艷麗是它的外貌,文靜內涵更顯它不張揚的潛性。
6、 夜色入硯勾勒出倦意微涼,烹香泉煎新茶與月共賞,潤筆描摹天闊水悠長,清風兒兜轉松墨香。荀夜羽
7、 據說,三個字寫好后,江漢關贈其潤筆之資紋銀500兩,可謂一字千金。
8、 這幅畫兒便以百金以付肖兄,權當潤筆之資。
9、 當然,潤筆之資無需擔心,我會按照藏地游歷畫家中的最高規格支付。
10、 白石老人收下了潤筆之資,卻遲遲沒有作畫。
11、 果然是佳作嗎?香君姑娘是不是也打算包幾十兩潤筆之資予我呢?
12、 (1)稿費,又稱為“潤筆之資”、“潤筆費”;(2)版稅,又稱為“提成費”、“版費”;(3)買斷版權,又稱為“作價購稿”。
13、 競選經理派蒂.布魯克斯對帕默的獲勝演講稿進行最后的潤筆工作.
14、 就算到今天,我還以為自己寫檢討的水平足以為人捉刀賺潤筆之資呢。
15、 1901年,上海東亞益智譯書局在報上刊登廣告征集書稿,“譯出之書……當酌送潤筆之資或提每部售價二成相酬”.
16、 可作康熙皇帝游虎丘時所著的“煙霞常護林巒勝;臺榭高臨水石佳;松聲竹韻清琴塌;云氣嵐光潤筆床”一詩真實寫照。
17、 這位崔光同志幼年家貧,嗜書好學,后為人撰寫書稿,以潤筆之資贍養父母。
18、 好死不死的是,小精靈丹丹穿的還是粉紅褶皺小短裙,此時一雙細細白白、圓潤筆直的美腿,卻如同一張嫩白柳骨做的彈弓一樣,分成一個大大的丫字形。
19、 大文豪韓愈受人請托,常常替人寫隱惡揚善的墓志銘,這類文章寫起來雖然乏味,但也有好處,“潤筆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