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造句
“治國”的解釋
51、穩坐權力寶座的人很快就會學會思考安全問題,而不是圖發展這一治國的最大的課題。詹·拉·洛威爾
52、不管是敲鼓或彈琴,就是踢球,寫作,治國平天下,出售大蘿卜,都與婚姻有關。
53、古為燕趙之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取“崇尚文禮,治國安邦”之寓意得名。
54、如果我國政府在整治國家中敷衍了事,那中國就不會有今天的輝煌。
55、中國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禮義治國,注重現實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強調以法治國、法律主治。
56、岳飛經文緯武,是一位治國安邦之才。
57、可見,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
58、只是石勒對在華夏之區如何治國安民畢竟很陌生,身邊有很多儒家士大夫輔佐,在制定大政方針方面,還是會聽從儒生們的意見。
59、唐太宗克己納諫、勵精圖治,開創貞觀盛世;曾國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國,立下不朽功業。
60、這些人攬轡澄清、志在治國安邦的,也是大有人在。
61、凡事都有游戲規則,國家依靠法律來治國安邦,家庭依靠責任來維持安康,戀人之間規則雖各異,不忠絕對是大忌。
62、寬猛相濟是古代帝王統治國家的一條重要經驗。
63、旌表是我國傳統社會皇帝壟斷的一種榮譽性權力符號,旌表的目的是為了教化民眾,達到治國安民的社會效果。
64、“和諧哲學”觀是當今治國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
65、倘若如此,羅馬與耶路撒冷便是特例了。羅馬時為世界強權,攻城掠池,治國安邦,興建土木無不在話下。
66、樂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來源于人又作用于人,自從人們認識到樂的作用,就開始注重樂的教化作用,先秦儒家主張的用樂治國安民之策,正體現了這一點。
67、道家思想主張無為而治,法家思想主張以法治國,儒家雖然不完全反對法治,但認為禮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張以禮治為主,以法治為輔,將禮視為治國安民的根本大綱。
68、放棄是迂回的進攻,是戰斗的繼續。魯迅先生曾經學醫,想用手術刀“拯救”國民,然而先生看到救治國民精神的重要性,于是放棄了手術刀,拿起了筆,通過寫作振奮國人精神。
69、消防安全歷來是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保障。
70、由此足以證實,早在遠古時期,計量就是治國安邦的一項重要措施。
71、每個國家都應有治國安民的措施。
72、整合論主張法律與道德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范,兩者具有共通性,法治與德治,作為建構社會秩序的手段,具有相容性,而且應當相容,應當整合,使德治和法治成為治國中的兩翼,有了比翼雙飛,才能到達有秩序的社會。
73、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
74、我們強調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全部消滅干凈。
75、“忠信”是春秋時期的一項重要德行,它在春秋時期的個人修養、治國安民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功效和價值。
76、他深信以自己的德行,決不會與亂臣同流合污,但如果身懷治國安民之才而不去施展,想為國為民做事卻又屢次丟掉機會,這樣是不對的。
77、水利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安徽省地處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洪、澇、旱災害頻發。
78、了解各種物品之間的輕重比例關系和各種情況下物品所出現的輕重之勢,是為了采取相應的辦法而達治國安民之目的。
79、和中外報刊發表大量時政文章,拜訪當政者,提出各種治國安民建議。
80、其實統治王朝就是經營企業,只不過治國這一攤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稅、還要應付工商檢查、安全檢查、消防檢查,逢年過節還得上貢,流年不利還會虧本破產。
81、分而言之,這一傳統的確立首先緣于最高統治者治國安民的需要。
82、以“和”安邦、以“和”治國、以“和”齊家、以“和”平天下,乃中國先人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經驗。
83、“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過去不可能,現在仍然不可能,因為批評言論必然觸及大家共同的三大背景:行政格局,人際關系,政治國情。
84、全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唐太宗法律思想,論述唐太宗從隋亡的歷史教訓和治國安民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法律思想。
85、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
86、然而,盡管朱元璋為了治國安民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他所盼望的理想社會卻總是未能出現,這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挫折感。
87、當我們祈求精神世界的護持時,只要誠心夠一定有求必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88、每當衰亂之世,總有圣人出,為生民慮,為天下憂,圖治國安民之良策。
89、在科舉制度下,廣大士人都可以懷牒自進,貢送朝廷的人數也大為增加了,這樣就擴大了王朝統治的基礎,同時也便于從中選拔治國安民的人才。
90、基于儒學治國安邦的理念,中國歷代的統治者一般對各種宗教一視同仁,實行較寬容的宗教政策。
91、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
92、中國的儒家法正如上面所說的,是治國安民之法,因此,它在太平盛世往往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93、用道德手段來達到治國安民的目的,對后世封建統治階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4、成吉思汗圣旨以其豐富的內容,深遂的思想,成為其治國安邦的總指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95、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文武兼備,但他又何等不謙虛謹慎,表現出比一般人更謙遜更成熟。
96、不丹:中亞一自治國家,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東側.
97、我的看法是,安息日主要是一個末世的記號,其次才是神治國度的戳印。
98、以德治國就是叫人們從自我做起,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待人以德,樹立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
99、其五,從治國方略上兩人都主張以正治國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
100、她說,大馬是以法律治國,非以宗教治國,故遺腹子問題就應該以法律方法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