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造句
用“漢代”造句 第11組101、 漢代學者所認定的稷下先生,是那一時代不同時間段里在齊國逗留過的一些二三流學者。
102、 對漢畫像石中鳥魚組合圖像的分類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解析鳥魚組合圖像的本來意義,并且更加深入的了解漢代人的思想狀態和生活狀態。
103、 云崗石窟在移植外來佛教藝術的同時,繼承和發揚了漢代博大深沉的藝術傳統。
104、 最早記錄在漢代典籍里的“爛柯山”型故事,至今仍然活在民眾生活中。
105、 漢代,確定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為“臘日”,不過具體日期還是很難計算,也不好記。
106、 設計的構思源自中國漢代書簡的啟發,具有東方意象,融合古今。
107、 漢代人的國家意識,對中國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108、 它是漢代人祈求長生,祈福攘災,表達美好愿望的一種方式。
109、 后潛心研究漢代簡書,以行草飛動圓勁的筆觸,寫莊重醇厚之體,形成了具個性的草隸,為書界所公認。
110、 相關記載對于漢代交通史研究,也提供了有價值的史料。
111、 讖緯之學是漢代的一種具有濃重神秘主義色彩的學術思想。
112、 碑文的最初功能僅在于記錄死者的姓名,隨著漢代人對“立功、立德、立名”的追求,碑文又出現了“頌德”的功能。
113、 新疆和碩縣曲惠鄉,1000多年前漢使張騫出使西域時,是中國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危須國”。
114、 初步確定該遺址的年代為戰國至漢代,可能存在少量四壩時期遺存。
115、 宿醉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周辰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經換了,在漢代,他也入鄉隨俗,穿著三國的服飾。
116、 后來,原罩室拆除,重又建起了具有漢代宮殿風格的漢石室罩室,中間“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題寫者為原中國長城學會會長、古建筑學家羅哲文先生。
117、 中新網西安2月10日電記者10日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該省平利縣境內發現5座漢代及南北朝墓葬,佐證了當時文化繁榮、民眾繁衍生息的社會形態。
118、 據濟源市文物工作隊負責人介紹,3座漢代古墓在該市軹城鎮。
119、 據悉,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和青磚來看,營城子地區西漢時期制陶、制磚業都很發達,但考古卻從未發現漢代窯址。
120、 到漢代,大樂以巨型大鈸為主,加上盆鼓和馬鑼,以及蘇鈸、鉸子、鐺鐺、鐃鈸、镲子等若干,合奏而為國典大樂。
121、 然而漢代一個被雇來替人服徭役的“更卒”,其報酬是“月二千”。
122、 這里有漢代盛裝食物的青銅鼎,有清朝晚期酒樓和大戶人家使用的不同食盒、碗碟、米缸,還有買賣開張敲打的九音鑼等等。
123、 這里在漢代時稱軍都關;北齊時為納款關;唐代稱薊門關;之后一直稱為居庸關。
124、 漢代洛陽城十多座城門,沒有叫這名兒的,有人根據史料記載的“鴻爪雪泥”考證,查出來鴻都門是東漢皇宮的一座宮門,但具體位置有幾種說法,莫衷一是。
125、 俯瞰樓蘭古城,城中東北角有一座烽燧,雖然經過歷代不同時期的補修,但依然從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漢代建筑的風格。
126、 術,到了漢代華陀整理優化之后,就成了“五禽戲”。
127、 得名于漢代,漢人認為此山“金陵王氣所鐘”。
128、 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和青磚看,營城子地區西漢時期制陶、制磚業都很發達,但考古卻從未發現漢代窯址。
129、 仁宗在民時就以宗廟之重,承天地之意,將皇帝立為皇子,比不得漢代那些在先帝晏駕之后,由母后之策或由大臣封以“高官大國,極其尊榮”。
130、 李信是漢代名將李廣的先祖,也并非等閑之輩,他之所以聞名,是因為荊軻刺秦以后,年輕氣盛的他,曾帶幾千士兵追殺燕太子丹,迫使燕王喜殺太子丹以茍且偷安。
131、 漢代司馬相如以琴挑卓文君,早已成為佳話,在四川漢代高頤闕上也刻有師曠鼓琴圖。
132、 諸如在徐州戶部山古民居、文亭街徐州道臺衙門、云龍山漢代采石場、徐州城下城遺址等等文化遺存的保護方面,都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破壞損失。
133、 這種袍服是漢代官吏的普通裝束,不論文武職別都可穿著。
134、 有明代青花、北齊泥像、漢代耳杯、戰國鼎壺、商代陶鬲、龍山卜骨和仰韶陶片,甚至還有一些石化的野獸骨骼。
135、 座落在汨羅江下游北岸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始建于漢代,是華夏文明的結晶。
136、 漢代“羊續懸魚”的典故對如何卻“盛情”提供了借鑒。
137、 漢代的文章,也就是漢賦,講究辭藻的華麗和堆砌,而失去了先秦散文樸實、清新的特點。
138、 據崔大庸介紹,馬車構件非常齊全,是目前已發現的漢代陶車中從體量到形制較大者,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139、 吐谷渾人修建墳墓時受漢代王室墓葬黃腸題湊形制影響,演變成用一層柏木夾一層四五十厘米高的石頭,然后層層疊起,如同蓋樓一般。
140、 一方面反映了老子、孔子、項橐這些圣人先賢們的崇高地位和漢代時人們對他們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贊揚了孔子學無常師的風范。
141、 “溫室”是漢代尚書省所在的辦公場所,這話的意思是,連溫室那邊種什么樹孔光回家都不談。
142、 正誼書院創立于清同治九年(1870),取漢代大儒董仲舒之語“正其誼不謀其利”的意思。
143、 漢代苦櫧、唐代銀杏、宋代紫薇等古樹名木,雖歷經千年風雨,依然蒼翠蔥濃。
144、 漢代時,滄州武術習練已成朝廷之患,漢宣帝時期龔遂就任郡守時,希望通過疏導遏制此地習武之風,鼓勵人們“賣刀買犢,賣劍買牛”。
145、 全國壯丁按冊籍編定,每人每年一個月,替國家義務做工,這在漢代喚做更卒,更是更替輪番的意思。
146、 相傳漢代書法家師宜官喜歡喝酒,卻又常常窘于酒資,他的辦法是邊喝邊在酒店墻壁上寫字,一時觀者云集,紛紛投錢。
147、 到了漢代,公文更注意保密,出現了“封事”、“合檄”、“飛檄”等不同保密級別的文書,均由專人另行封送。
148、 檢核史料以及以往發掘材料,考慮到嘉祥曠山漢墓位于漢代任城國亢父縣境內,可以推測墓主或為任城國的國相或者王妃。
149、 ;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
150、 霍去病是漢代名將衛青及皇后衛子夫的外甥,漢武帝托孤大臣霍光異母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