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造句
“板書”的解釋
1、 服飾依舊,容光依舊。您那熟悉的板書、熟悉的聲音,將我們的思緒牽向往昔的學生時代。哦,老師……
2、 浮躁的人容易問:上課到底把老師的板*記下來好還是跟著老師的思維不記筆記好?告訴你吧,都好只要你學就行。
3、 朱老師一邊講解,一邊板書。
4、 多向老師求教,特別注意老師上課的板書,那是同學們編寫知識結構的典范。
5、 馬老師的板書清晰而秀麗,令人贊不絕口。
6、 季老師板書的字寫得很端正。
7、 同學們都抬起頭,目不轉晴的看著老師寫板書,專心致志,就像在品嘗一道美味佳肴。
8、 男:只是一夢剎那案板書寫牽掛,煙閣思緒流淌訴說誰的眷戀,女:耗盡魂魄只為再見這一世迭香局,癡迷風月為我們看此情無需再念,男:半世浮華未曾參悟這一室清寒夢中夢你紅妝染青絲綰,女:天上人間那得一世安好半生求全,男:信口許你共剪西窗夜雨形影不散。
9、 因此,課堂板書設計得當與否能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10、 他們喜歡硬硬的厚紙板書,可以自己拿著。
11、 不同文體的板書設計各不相同。
12、 線索式板書設計精巧、結構新穎,能增強課堂教學藝術的感染力。
13、 勞動課的板書只有適應學生能力培養要求,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14、 以上環節主要呈現名詞性物主代詞,板書時用彩色粉筆突出讓學生注意到這組詞與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相似和區別。
15、 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板書也能在現代課堂展現出許多多媒體所無法完成的任務。
16、 老師在黑板上刷刷刷刷的寫滿了各種板書,我們在下面刷刷刷刷的跟著將板書抄在筆記本上以方便我們課后的記憶。
17、 這一天上午,章老師在講臺上板書,就在章老師板書的這個時候,美雪竟然在上課時偷偷地在畫畫。
18、 張任上課,除了站起來板書,其余時間都是坐著講課。
19、 所有人齊刷刷地側頭,原本正在板書的老師也停下了動作。
20、 王老師見全班安靜下來了,就開始了板書,平時聽得昏昏欲睡的秦瀟這次竟覺得思路格外清晰,一節課十分積極,連嚴格的王老師都忍不住笑了,夸他進步大。
21、 林風說道,然后對著教材講完,然后板書黑板,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下課了。
22、 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大堆公式,轉過身對黑板上的板書指指點點,嘴里嘰嘰喳喳地講著一大堆正常人聽不懂的東西。
23、 大學校園里,女生們,輕聲細語的聊侃聲;男生們,生氣勃勃的腳步聲;老師們,噼噼啪啪的板書聲;就像是一首青春的交響曲。
24、 周老師滿腹經綸,出口成章,擅長博古論今,上課的時候更是娓娓動聽,栩栩如生,還有周老師一筆好字,書寫的板書字跡鋼勁有力,揮灑自如,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
25、 四個小組派一名學生到黑板前比賽聽音,將他們選好的手指圖迅速地放在板書好的月份旁,初步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
26、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可采用借助音樂手段;結合美讀式表演;利用板書設計和引導展開想象等方法來滲透美。
27、 在平時上班主任的課,蕭天其實不是在上課,他只是在專心致志的等待著楊玉華轉身寫板書的一刻,然后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幅少兒不宜的畫面。
28、 在達州市通川區金石鄉星火小學,60歲的鄭良偉在教室前后各搭起一塊黑板,用僅有的一只手寫板書進行“復式教學”。
29、 在陽信縣,和西河大鼓一樣面臨失傳的還有另外4項地方鼓書,毛竹板書、渤海大鼓、木板大鼓和魯北大鼓。
30、 活動中,曲藝演員會聯袂各高校相聲社團的學生演員一同演出,共同演繹傳統相聲、山東快書、快板書、山東大鼓、雙簧、魔術、變臉等多種藝術形式。
31、 茶館雖小,竟也有的是絕活,名流茶館總經理于承艷透露,“茶樓文化、御板書、擂琴”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茶館名聲在外,賺足了人氣。
32、 我覺得她板書有條理,課件沒條理。
33、 每次在黑板上板書時都要搬個小矮椅來墊腳的小咲老師。
34、 班主任拿起教科書,轉過身在黑板上書寫著板書。
35、 如果老師把板書寫在黑板的下面,講臺的高度攔住了你的視線,你就筆挺的坐著,脖子伸的老長,你啊,真是小小長頸鹿。
36、 岳云鵬,1985年4月15日出生,濮陽市南樂縣人,2004年跟隨郭德綱學習相聲、太平歌詞、竹板書。
37、 趁李易鵬轉身寫板書時,遺留項的速度飛奔到后門,‘咔噠’一聲響,后門打開了。
38、 教室的鈴聲準時的響起,晴藍邁著不快不慢的步子來到了學校,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和平常一樣,她卸下書包,開始認真的寫板書。
39、 王悅鼓了鼓勇氣,趁著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板書的時候小聲對秦楓道。
40、 這個節目本來是說唱的,因黑燈下火的,驚動鄰舍不好,高太后叫用竹板書表演。
41、 秦墨拿起粉筆轉身,開始在黑板上板書。
42、 如果邵萍萍在,一定會排練舞蹈啊、對口詞、快板書啦之類的節目。
43、 “改革開放碩果豐,十八大召開春風潤……”伴著輕快的節拍,烏蘭牧騎的演員們正在為土右旗薩拉齊鎮大北村的村民們表演快板書《祖國更美好》。
44、 語言俏皮、口齒伶俐、表情夸張,融合了“李王高”三派的藝術特點,借鑒了竹板書、評書及西河大鼓的藝術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45、 我一邊在黑板上板書,一邊講解,一邊將眼光看住那學生,余光卻在四周溜達。
46、 全班同學見怪不怪,只朝這邊望了一眼,就專心記筆記去了,講臺上的老師更是從容淡定,板書寫的飛快,自始至終就沒回過頭。
47、 正在寫板書的老師忽的轉過身,捕捉到了王源葉熏對視的那一刻。
48、 但記我受經之日,世尚未有印板書。
49、 我的板書辣么丑,我不能讓別棱知道這是我寫的。
50、 百年之后,子孫再也不知道北京有硬書、黃鸝調,山西有拉混腔,河北有竹板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