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造句
“朱耷”的解釋
朱耷[zhū dā] 朱耷 朱耷(1626年—約1705年),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譜名統托[quàn,上林下金],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人屋、道朗、刃庵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漢族,江西南昌人。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后削發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選擇背過身去,與世隔絕,在創作中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用他自己的話說,“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概述內圖片來源:清·黃安平為八大山人寫照《個山小像》八大山人紀念館藏)
用“朱耷”造句 第1組
1、 他說,齊白石以吳俊卿、朱耷為創本,以自然寫生為標本,六十歲一變后,名滿京華。
2、 只有讓一個正常人變成瘋子,用這種方式朱耷遂“脫殼”“逃禪”。
3、 要真正理解倪云林的“蕭散簡遠”,要真正理解朱耷的“墨點無多淚點多”,不能離開他們的身世閱歷。
4、 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陳淳、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長此法。
5、 曾在安徽見一幅朱耷墨筆松鹿圖,畫于絹本之上。
6、 朱耷時年十九,不久父親去世,內心極度憂郁、悲憤,他便假裝聾啞,隱姓埋名遁跡空門,潛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7、 他在京劇舞臺上塑造的諸葛亮、楊繼業、漢獻帝、朱耷等人物,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印象,先后46次為毛*席唱戲。
8、 朱耷時年十九,不久父親去世,內心極度憂郁、悲憤,其便假裝聾啞,隱姓埋名遁跡空門,潛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9、 主辦方稱,展示的書畫作品中有朱耷的《雙鹿圖》,唐伯虎的《柴門掩雪圖》,鄭板橋的《華封三祝圖》等,都是利用古老的“珂羅版”技術原版原樣復制的。
10、 八大山人,又叫朱耷,清初畫壇四僧之一。
11、 一個藝術家,對生活對現實忿懣,他的作品必然孤冷,晦澀難懂,譬如朱耷。
12、 讀書時的吳子英自命清高,號稱自己為“九大山人”,寓意比中國畫一代宗師八大山人朱耷還高出一個等級。
13、 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佩服的畫家更有三個之多,自嘆“恨不生前三百年”,好去認識徐渭、朱耷和吳昌碩。
14、 眾所周知,八大山人是明朝末年最為著名的畫家,明室后裔,原名朱耷,號八大山人,后出家為僧。
15、 山水詩人孔孚在悼念他的詩作中寫道,“剛剛去看過石濤,大千先生也在座,商量去找朱耷,一起談談籬笆”,一代山水宗師已去,而他的藝術仍會燦爛星河。
* 在線查詢朱耷造句,用朱耷造句,用朱耷組詞造句,包含朱耷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有誰造句
奪職造句
扳閘造句
皮褲造句
反方造句
少說廢話造句
碌碌之輩造句
開目造句
臨別時造句
啟聰學校造句
重質不重量造句
領導核心造句
山壑造句
思博造句
錄事造句
兵工造句
皺了造句
承兌造句
信義路造句
邱吉爾造句
皓齒紅唇造句
探針造句
脫內褲造句
上升氣流造句
有臉造句
中土造句
啤酒瓶造句
春殘造句
他嗎造句
夭閼造句
好好學造句
泄火造句
上學期造句
供稱造句
特殊符號造句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句
膀胱經造句
蘄蛇造句
資治通鑒造句
設在造句
主有造句
開過造句
能從造句
共感造句
昏死造句
農轉非造句
不要忘記造句
最紅造句
重拳出擊造句
無所不用造句
金輪造句
玉釵造句
十二金釵造句
金釵十二造句
北島造句
行吟造句
扶杖造句
頭陣造句
境外游造句
小范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