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造句
“曾鞏”的解釋
曾鞏[zēng gǒng] 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后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后,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并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用“曾鞏”造句 第1組
1、 第一章為曾鞏文學思想成因探析,認為其成因主要是在北宋中葉變革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以個人的儒學修養為基礎,在前輩師友古文家的影響下形成的。
2、 不僅如此,他還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的影響,改寫了文學史的面貌。
3、 后來與曾鞏同游汴京后,一見如故,歡談終宵,自此終身結為摯友,這是安石此次到京最大的一項收獲。
4、 “三孔”與曾鞏、晁補之、秦少游等人,也都有過詩作的互相唱和、切磋與欣賞。
5、 亦作“人微言賤”,如宋代曾鞏《泰山祈雨文》曰:“吏思其繇,奔走其望,而人微言賤,不能上動。
6、 在歐陽修的熱情薦引下,蘇軾先后拜見了宰相文彥博、富弼,樞密使韓琦,還與同年曾鞏、晁端彥等相識,結為終生好友。
7、 仁宗時期人才輩出,留芳百世的有包青天包拯、歐陽修、范仲淹、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司馬光、柳永等等,全是些文章千古、忠肝義膽的名士。
* 在線查詢曾鞏造句,用曾鞏造句,用曾鞏組詞造句,包含曾鞏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王羲之造句
孰若造句
布囊造句
立柜造句
被判造句
什么時間造句
情圣造句
異端邪說造句
考試時間造句
隊徽造句
文文靜靜造句
納斯造句
壓路造句
北麓造句
大秋作物造句
說吧造句
報告文學造句
保外就醫造句
機件造句
禿發造句
能用造句
紫紅色造句
樓梯間造句
問罪之師造句
通好造句
考試分數造句
錄取分數造句
貴婦人造句
翠青造句
朱砂痣造句
司法考試造句
各說各話造句
貢井造句
古往造句
尸案造句
國中造句
傷元氣造句
吐掉造句
法人代表造句
突發性造句
鄉下佬造句
圣手造句
差度造句
衛星云圖造句
可算造句
調酒造句
參照物造句
湔洗造句
湔雪造句
狀元及第造句
南柯造句
民族精神造句
真讓造句
位面造句
逢高賣出造句
共業造句
男男造句
回家路上造句
萬夫莫開造句
胡蜂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