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造句
“文學”的解釋
151、兩年前,他就偃旗息鼓,不再搞文學創作了。
152、“五四”以來的文學巨匠,在茅盾同志去世后,只有巴金算得是魯殿靈光了。
153、對于外國的科技和文學藝術,全盤接受和一概排斥都是錯誤的,要洋為中用,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154、他從小聰穎過人,文學作品不少章節都能過目不忘。
155、他從小就跟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156、優美的文學盡可擱在一邊,讓他自然發展,不必去推波助瀾。
157、平時見他讀書多,談話少,誰知他一談起中國古典文學,便口若懸河,無休無止了。
158、好的文學作品,應該是獨出心裁,追求獨創。
159、唐代詩人,燦若繁星,他們在世界文學殿堂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160、用文學藝術反映時代面貌,形式要多樣化,詩歌、小說、電視、戲劇等等都可以,總之不拘一格。
161、他的文學知識空空如也,卻偏要以文學家自居。
162、我們的教授有五位,有教語言學和美學的,還有教外國文學的……如此而已。
163、對于文學中表現重大題材的問題,我們不能淡然處之,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164、研究古典文學要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
165、戲劇文學的語言要求明朗動聽,瑯瑯上口,清亮入耳。
166、《水滸》、《三國演義》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
167、對于古代和外國的文學作品,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生吞活剝地全部吸收。
168、在中學生文學園地里,這部小說簡直就是空谷足音。
169、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描寫征夫久戍邊塞,妻子倚門盼歸,柔腸寸斷的作品比比皆是。
170、報告文學應當以激濁揚清為己任。
171、人民文豪魯迅的雜文,深刻尖銳,在現代文學史上獨步一時。
172、《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都是令人百讀不厭的古典文學名著。
173、這兩個人的文學功底可以說是不分軒輊。
174、中國文學史的編著,現在盛極一時,各種版本繁多。
175、他已經在文學界偃旗息鼓,"下海"經商了。
176、他是學文學的,可現在卻搞起了汽車修理,真是學非所用!
177、抗戰時期“民族主義文學”的發揚蹈厲,或慷慨悲歌的文章,都是為了振奮民族精神,達到團結勝利的目的。
178、這一部描寫癡男怨女的小說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
179、對于外國的科技和文學藝術,全盤接受和一概排斥都是錯誤的,要神仙中人,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180、他缺乏古代文學的修養,勉強作舊體詩,結果畫虎類狗,不倫不類。
181、對那些肆意瀉染暴力*情的所謂“地攤文學”,不能聽之任之,必須加以清掃。
182、對于魯迅的文學思想,必須進行全面研究,不可尋枝摘葉。
183、但在商務農田中人,能略講文學的,要算他三個是工力悉敵了。
184、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是息息相通的。
185、秦始皇時期,嬴政實施暴政,焚書坑儒,毀壞了大量文學典籍。
186、張博士的確是個博古通今,滿腹珠璣的學者,在文學界里享有盛譽。
187、學習古文,切不可望文生義,而要逐字逐句推敲每個字的確切含義,才能把古文學好。
188、對于文學作品的欣賞,應該口誦心惟,細加體味,才能領略其妙處。
189、她是學法語的,但她在課外見縫插針地閱讀了大量的英語文學作品。
190、自從有了當作家的理想,他就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191、他閱讀了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名著。
192、他生長在書香門第之家,對文學頗有興趣,耳濡目染,很快就學會了寫作。
193、報告文學的語言應該通俗易懂,才能吸引讀者。
194、他愛好現代文學,尤其喜愛魯迅雜文獨樹一幟的風格。
195、好的文學作品應當是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
196、對于古典文學,我們要去粗取精,辯證對待。
197、這篇報告文學敘述了王廠長走馬上任的故事,寫得生動感人,含義深刻,值得一讀。
198、文學創作必須從生活出發,而不能向壁虛造。
199、好的文學家要有下筆千言,一揮而就,語氣輕重,絲絲入扣的本事。
200、站在體重上看到顯示的數字,我想到了一個特別文學的詞兒,插翅難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