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條造句
“教條”的解釋
101、我們讀書,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死搬教條,而是要通過讀書明事理。
102、死搬教條與離經叛道同罪,讀書最重要的任務是從書中讀出自己的空間。
103、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104、之人,想做便做,全然不顧世俗教條。
105、他這個人能夠現實地看待生活和發展進程,而不是死搬教條,能夠坦然地正視發展和變化中的中國和世界。
106、批判兩個"凡是",既批判了個人崇拜,批判了個人唯心史觀,也批判了教條主義。
107、在過往的古詩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超標”現象,孩子教條式地背誦、默寫全文,卻未必能善解“詩意”。
108、但是,這種謳歌,不應該是教條的、僵化的,而應該是辯正的,唯物的。
109、他并不想到外地工作,畢竟已“為人父”了,但本市企業的“教條式”招聘,讓他不得不“背井離鄉”。
110、她曾經按著食譜做過一只戚風,可是她死搬教條,按部就班,就算攻略里要她放一包砒霜,她也會毫不猶豫地放進去。
111、比如自己的父母并不喜歡看電影,也拒絕上網,就不能教條式地按新標準去行孝。
112、對于這樣一個既近乎人情合乎常理,而又恪守工作制度的做法,督察員仍然死搬教條地依照常規給予處分,這實在有些草率和離譜。
113、概而言之,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不能唯書、唯上,死搬教條,而要從實際出發、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進行創造性的思維。
114、為此我不斷思考,到底問題出在哪里農村的出路在哪里是不是制度出了問題,還是我們死搬教條,脫離實踐,脫離群眾?2002年,我接任白沙鎮黨委*記。
115、管城區學生家長宋先生建議,學校執行規定不該“死搬教條”。
116、難怪當年國際共運主流恥笑貴教是教條主義——看你至今頑迷不化,可見國際共運主流所言不虛。
117、在過往的古詩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超標”現象,孩子教條式地背誦、默寫全文,卻未必能甚解“詩意”。
118、龍若海對犯罪線索的發現,有一種天然的敏感,而且絕對不是循規蹈矩、死搬教條的人。
119、多跟孩子聊聊天就會知道,以教條式的方法說教,孩子是不能理解透徹的。
120、制定人口政策的人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死搬教條,應該結合實際,從國家的長遠發展戰略出發,做好長期的人口發展規劃。
121、張建發本想說越快越好,但轉念一想,這幫特種兵都是死搬教條的,若不說清楚,沒準今天晚上就跑過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