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拾遺造句

    “拾遺”的解釋

    拾遺[shí yí] 拾遺 (唐代諫官名)唐代諫官名。武則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遺分屬門下、中書兩省,職掌與左右補闕相同,同掌供奉諷諫、薦舉人才,位從八品上,稍低于補闕。分左右,左拾遺屬門下省,右拾遺屬中書省。北宋改為左右正言。后隨設隨罷。南宋一度沿設,旋罷。明初又設左右正言,不久即罷。建文帝設拾遺,成祖即位后罷。唐代詩人陳子昂、杜甫均曾擔任拾遺,后人因稱為陳拾遺、杜拾遺。 拾遺 (漢語詞語)拾遺,拼音【shí yí】,注音是【】,是一個漢語詞語,語出《戰國策.秦策一》。有5層含義:1.撿取他人遺失的財物;2.比喻輕而易舉;3.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4.匡正別人過失或缺點;5.職官名。
    用“拾遺”造句 第11組

    101、路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

    102、有些地方真個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103、益州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太平無事,歌舞升平。

    104、承平的年代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105、在促進社會保障體系走向完善的進程中,拾遺補缺是工會對自身社會保障工作的定位。

    106、唐太宗,創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107、進了終南山地界,凌牧云頓時感覺到治安為之一靖,雖然談不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作奸犯科之事也基本見不著了。

    108、出生高貴的敖烈天生樂善好施,嫉惡如仇,而且頗有治國之才,北平在他的治下,人人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109、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是人見人慣的。

    110、又稱當時市無二價,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饑民,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男女按禮分路而行,牛皮吹上了天。

    用“拾遺”造句 第12組

    111、唯獨路拾遺四人沒有看過來,風月清切了一聲說道:“看他能神氣多久!”。

    112、先帝寢疾彌年,體疲膳少,雖神照無虧,而慮有失德,補闕拾遺,責在左右。

    113、自中宗登基之日起,參劾她韋后干政的大臣就沒斷過,一些自命忠直之人,如左拾遺京兆辛替否等,屢屢直言極諫,痛陳皇后垂簾的失政之處。

    114、義欣隨宜經理,境內安業,道不拾遺,城府完實,遂為盛籓。

    115、有獎舉報其實改變不了個人舉報拾遺補缺的性質。

    116、戲美人,擷紅采綠;游江山,拾遺補闕。

    117、年輕干部唯有保持平常心、甘做尋常事,扮演好拾遺補缺、“跑龍套”的小角色,才能久久為功、日日精進,尋找到事業與人生的藍海。

    118、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風純樸,四鄰友好。

    119、大上新項目,拾遺補缺,擴大加工業務,搞好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實現多次增值。

    120、今儲宮肇建,王府復啟,愿采溫良、博聞、恭儉、忠鯁者為之僚友,仍請東宮置拾遺、補闕,使朝夕講論,出入侍從,授以訓誥,交修不逮。

    用“拾遺”造句 第13組

    121、高考考生可以依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拾遺補缺。

    * 在線查詢拾遺造句,用拾遺造句,用拾遺組詞造句,包含拾遺的句子。
    拾遺

    關于拾遺的詩句

    關于拾遺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