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造句
“戎狄”的解釋
戎狄[róng dí] 戎狄 戎狄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稱,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周朝時居民有華夏和四夷的區分:南方部落為蠻;東方部落為夷;西方部落為戎;北方部落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華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區。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春秋中葉以后,狄與戎在地域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整個春秋時代,乃至戰國中葉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稱,有些部落仍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這種情況以及春秋北狄諸部的姓族,陜北、山西、河北諸地的戎狄文化遺存,都說明春秋時期的戎與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顯區分,族類卻比較接近。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于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諸夏對北方一些部族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系錯綜復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戰國末期,狄人被華夏人和北方蒙古高原的胡人所同化。 確切地以戎作為部稱始于周人,在滅商以前,主要用來稱呼周原附近與周為敵的各部落,其勁敵集中于周原以西隴山地區,故稱為西戎。在西周到戰國,主要是指西方羌人各部落,秦漢以后,多數西羌人逐漸被華夏和后來的吐蕃人所同化。
用“戎狄”造句 第1組
1、 周懿王時,出現戎狄交侵,暴虐中國的局面,周人深為所苦。
2、 戎狄之性,有如禽獸,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義教,況彼首丘之情,未易忘也。
3、 夏、華,或華夏和蠻夷戎狄的稱呼,是民族中的統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
4、 郭子儀將要出去會見回紇將領,諸將勸諫說:戎狄之心,不可相信,請不要去。
5、 戎狄先被殷德破了膽量,再被管長河滅了勇氣,如今再被張平這么一折騰,便再也沒有當前意氣洋洋,成了一群烏合之眾。
6、 夫拯溺救焚,帝王之師也;窮兇騁暴,戎狄之舉也。
7、 我們第一個又大又美麗的國家就叫夏朝。周圍是什么玩意?蠻夷戎狄。蠻夷戎狄已經是不怎么樣的詞兒,已經讓你說得夠慘的了,還不夠慘?犬戎!
8、 馬超、成宜,同惡相濟,濱據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獻馘萬計,遂定邊境,撫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
9、 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10、 但既承明問,敢不竭愚!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類,皆因平時犯罪,徙補邊屯;戎狄又性同禽獸,難養易敗,今君來此撫馭,他不足慮,只性太嚴急,還宜少戒。
* 在線查詢戎狄造句,用戎狄造句,用戎狄組詞造句,包含戎狄的句子。
關于戎狄的詩句
戎狄是膺
戎狄無厭不復和
戎狄本無厭
戎狄乘妖氣
戎狄寇周日
延望戎狄鄉
延望戎狄鄉
戎狄方構患
寧事戎狄
戎狄懷之
而戎狄之長也
顧爭于戎狄
而戎狄之長也
更成戎狄之族
戎狄是膺
戎狄呼韓來享
戎狄從來不可憑
戎狄無人性
赤縣神州滿戎狄
賂買戎狄和
關于戎狄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頭暈腦脹造句
畏敵如虎造句
富有四海造句
笑星造句
紅絲造句
潛規則造句
令人氣憤造句
九死未悔造句
玉樓金闕造句
恨海難填造句
白藤造句
音信全無造句
處身造句
身處造句
老死造句
冢中枯骨造句
借單造句
不死鳥造句
銅駝荊棘造句
戒勉造句
請不起造句
伏帖造句
做多造句
水流花謝造句
解秘造句
煩心事造句
水費造句
賊死造句
桀黠造句
你了造句
結子造句
企業形象造句
歲月崢嶸造句
鯉魚打挺造句
吾儕造句
憨憨造句
罪愆造句
漁舟唱晚造句
雞鳴狗吠造句
踏雪尋梅造句
渾然一色造句
圖例造句
素月造句
月影婆娑造句
銀鉤造句
別問造句
滾雷造句
瓢潑造句
飛霞造句
陳婷婷造句
楊柳風造句
第九章造句
交通局造句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造句
沿習造句
九重天造句
漂游造句
十拿十穩造句
紅瑩瑩造句
自尋短見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