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造句
“得道”的解釋
101、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助理空降地方臺中副市長挨轟。
102、 自己的猴子猴孫當中也不乏有修練得道之猴,可是還禁不住那道光束的一轟,最后自己的花果山也是被那些怪物轟得七瘡八孔,猴子猴孫也是死傷殆盡。
103、 一位得道高僧騎著一匹白馬,帶著他的三個徒弟四處傳經送寶。
104、 少年秦逸,本一介凡人如螻蟻,無靈根在身之廢人,又是如何于蒼莽亂世之中奪得自身機緣,從而踏上仙路,一步一步崛起,得報血仇,得道封仙的呢?請拭目以待。
105、 道路上積存的絨雪淹沒了來來往往忙碌奔波的行人的膝蓋,沉重的愛的棉被反而成了包袱壓得道路喘不過氣來。
106、 他們是得道高士,而一旦走入紅塵,卻難免白圭之玷。
107、 據絕對可靠的消息,那名弟子在目睹了師父李自然得道升仙的整個過程后,深信仙道可憑,于是決心放棄軟紅十丈,專心修道。
10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天理的必然結果。
109、 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指出,它原指一些沒得道的和尚,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禪語掛在嘴邊,裝做好像得道了的樣子。
110、 神瑛侍者乃頑石得道,與自然親厚,又因他對絳珠氣息很是熟習,是以就在絳珠生死關頭,被尋遍人界的他找到,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緩過氣來。
111、 貪腐“親友團”,呈現出權力裙帶關系的固化和延伸,在本質上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當官、全家受益”等封建特權意識的放大化、具體化、顯性化。
112、 你口中的鐵塊叫戒刀,玄年一百二十年間,這本是一位得道的俗家僧人的武器,那僧人用此刀在惡妖谷一人斬殺了五百名惡妖。
113、 如果有位仙人要收你做弟子,只要修行有成就可升仙得道位列仙班,至不濟也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你是答應呢還是答應呢。
114、 王老板聽得宏宇介紹說那個白凈的小子是道門高手,立即肅然起敬,不敢造次去提關于錢的事,他先入為主地認為得道高人自然都像宏宇一樣不在乎那些阿堵物。
115、 圣嚴法師是得道高僧,擁有完整人格風范,留給世人的不是財力、權力或舍利子,而是“困知勉行、普度眾生的價值與精神”。
116、 辯經還在繼續,那些得道的高僧一直犀利的向玄奘提問,心想要是將玄奘難道,自己也就能千古留名了。
117、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蘇辰的這一反應可謂是給那些工地上的工友們漲了士氣。
118、 只是大師乃得道高僧,說話卻如此皮里陽秋,未免也非正人君子吧。
119、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至少徐鐵匠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好東西。
120、 民間流傳,龍母在農歷八月初一吉旦功德圓滿,得道升天,農歷八月初一至初八定為龍母“得道誕”,恭請龍母升座迎賓,接受信眾拜祭。
121、 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尚楠其喘吁吁的跑進咖啡廳,他環顧四周,在看到我的那一刻,眼睛立馬就亮了,可是在看到旁邊的宸風時,他突然又變得道貌凜然。
122、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其成就神位之時,天降靈雨于洪武界,所謂福臨眾生,恩澤眾生。
1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錯必改乃真君子也。
124、 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得到三先天之一的道門大圣元始道祖指點,得道,成為道家傳人,開創了道門,封圣,世稱道圣。
125、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父高敦復升為節度使,兄高伸也借著高俅的勢焰,位居顯臣之列,其子弟皆為郎官,一門榮耀至極。
126、 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
127、 只是覺得道家有些字辭,還真的是頗有一點“幽默感“啦,乍聽起來,都覺得很不堪。
128、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恰好實用在現在的這個社會。
129、 欲登天闕,必渡死劫!天不樂人,人何樂天!修煉之人,為天界諸仙所惡,必遭萬毒噬體,真火焚身,五雷轟頂,天石碎心,縱百死一生,得道升仙,也只堪天界一卒。
130、 作者閑而無事,偶記幾個得道強者言行事跡,聊遣無聊,與大家分享。
131、 得道多助籠人心,失道寡助百禍侵。
13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君臨天下,勢在必得,天下王座,舍我其誰。
133、 而且你還沒人評理,誰會為了你們這些小角色而得罪那些驕楚呢?至于那個法岑,看起來一副得道高人,不沾塵世煙火的模樣,其實本質比馬箜好不了多少。
134、 王帆解釋說,義凈是一位很值得人們尊敬的得道高僧,而且他知識淵博,上曉天文,下知地理,學富五車,通今博古,是難得的老師,王子書跟他學習,自然大有益處。
135、 少林寺的真面目可不是得道高人,不吃人間煙火,對于信徒,他們自然會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但是對于一山之隔的嵩山派,他們卻不怎么客氣。
136、 自古仙真勤勉出,誰見驕狂得道人。
137、 常言失道寡助,得道多助,事在人為而不在于天。
138、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能得道。
139、 江川余像下了大決心一般得道。
140、 前方就是黃風嶺,山中住在黃風大王,是個黃毛貂鼠精,曾在靈山聽經得道,因偷喝了琉璃盞內的清油,怕金剛拿他問罪,于是跑到這里。
141、 他又將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142、 首次拜謁李侗之后,朱熹滿載著得道的喜悅走馬上任,在同安主簿任內小試鋒芒。
143、 得道前,我砍柴時惦記著擔水,擔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144、 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老夫算是明白了。
145、 當大道殘缺有瑕,人類再也無法成為創始神時,修者們便或走邪道或立偏門企圖突破,從而使得道生分歧,有了正邪之別,相互之間斗亂紛紛。
146、 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147、 探本窮源,皆來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積弊。
148、 MH可見,他是從修身與治國相統一的觀點出發,以‘勸善戒惡‘為宗旨,使齋醮儀范既成為整頓道教使之合于封建禮法的要求,又是得道成仙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