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造句
“得以”的解釋
201、 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大地萬物莫不由之。故氣在天地之外,則包羅天地,氣在天地之內,則運行天地,日月晨辰得以明,雷雨風云得以施,四時萬物得以生長收藏,何非氣之所為?人之有生,全賴此氣。
202、 想獲得幸福,就是希望心靈得以充實吧!我滿足于身旁的任何事物。無論是屋子、庭院、動物或是天氣,生活中的一切,都令我滿足。
203、 真正的徹悟,不僅是在浮躁中獲取安寧,也是從寂寞里得到解脫。不僅是將熱忱得以釋放,也是讓冷落能夠平緩。
204、 freitas相信,逢場作戲文化可以得以改變。
205、 我們會聯想到宇宙的廣袤、大地的無垠,以及自身得以存在的渺茫幾率,然后,自嘆卑微卻又受寵若驚。
206、 如今同樣的一代(大多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子女)也在*制國家的夾縫中得以成長起來,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活動圈子是時髦酒吧、藝術畫廊以及光怪陸離的媒體圈。
207、 一旦這個目標得以實現,這種自鳴得意的話語就構成了知識,知識就是認識論化的話語實踐。
208、 不要走得太急,有些東西總要經歷,明天會更好。有些事情要自己走過,走錯了就當是一個經歷,記得以后不要重復。
209、 時間的齒輪從未停止轉動,它用一種最冷酷和理智的方式,讓每個生命得以平行前進。
210、 為緩解工作壓力而出游的摩羯,選擇云南中甸,新疆塞理木湖,陽光普照,僻靜的夜市,花花草草,小橋流水,內心得以寧靜,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211、 其實想出一個好方法并不困難,但是紙上談兵是絕不可行的,只有付諸以努力,才能獲得以成功,不然,換來的莫非不是面面相覷嗎?
212、 正是這種如饑似渴的求知欲聚集了我生命中所有能量,使我的智慧和記憶力得以超常的發揮,才出現了人們所看到的“無師自通”的“奇跡”。
213、 這一支孤軍已被敵人包圍,但指揮官巧妙地運用虛張聲勢的方反恐嚇敵人,相持了半天,援軍趕到,終于得以轉危為安。
214、 數模轉換器的信號無畸變動態范圍得以提高。
215、 漢字是記錄中華文化的載體,浩如煙海的中華文明由它得以傳揚開去,所以漢字和文化緊密相連。
216、 他在2008年歐洲文化中心的評選中勝出,使觀光業得以繁榮。
217、 你是令無所不容底意識得以顯現和表達的終極潛能.
218、 埃及的出口禁令使得以前執行不力的限令正式化。隨后,全球第二大出口國越南和第三大出口國印度也實行了類似限制規定。
219、 但是,大多生命期得以延長是預防的功勞,而不是治療。常用方法有免疫法、巴氏子宮癌檢驗法、干凈的空氣和水、中止吸煙。
220、 大家一起燒柴窯或者使用別人的窯使我得以了解別人是怎樣工作和燒制的,同時將多種陶藝材料背后隱藏著的奧密展現出來。
221、 十月父親遽然辭世,全家悲痛不已,完全靠心中的一絲信念才得以支撐。
222、 所以我認為中國需要的是“*情教育”,這肯定比“性教育”更令人興奮;人與人各各不盡相同,通過*情教育,形形色*的人們得以欣賞、評判色*形形的*情制品,甚至還可以自導、自拍、自演,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223、 我們在這里展示,抗CD20治療誘導了抗人CD20表達的腫瘤細胞的保護作用,讓有免疫活性的罹患腫瘤小鼠得以幸存。
224、 以微機圖形工作站為主要開發平臺,建立在真實地為基礎上的視景模擬逼真度得以提高。
225、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球員們開始身著白色的運動服進行比賽,因為他們發現白色的衣著能讓汗跡不那么明顯。但是,白色著裝的規定,直到1963年才得以正式實施。
226、 一位叫詹妮的女孩,講述了她讀八年級時徘徊在“損己利人”的泥潭中、直到最后才得以解脫的事。
227、 我國的民事行政檢察制度起源于建國初期,1978年人民檢察院恢復重建后得以恢復。
228、 ...銷帳率并得以實現更加及時的重印.
229、 證券商應與客戶約定,融通期限屆滿前,客戶得以有價證券買賣結馀款償還借貸款項。
230、 作者認為,導游詞的翻譯應由各方面共同努力得以完善。
231、 只有當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大刀闊斧地行動;只有當我們懂得面對的是人類共同的挑戰、認識到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就是損害是我們全體利益的時候,人民的需求才能得以滿足。
232、 因為這些終端用戶并非一定理解數據倉庫的概念,所以您應該詢問允許您得以理解特定業務問題的問題。
233、 胡適立足于時代,對白話文學的大力倡導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轉變,使國語運動的價值困局得以消解。
234、 那支箭錯過了那小鳥.小鳥得以脫離危險.
235、 違建豪華“白宮”別墅開拆,在浙江省督導組的介入下,該住宅小區違法建筑的綜合整治才得以全面展開。
236、 吳樾回憶說,父親“迫于家計,不得安居,復奔走風塵間,集所得以為予兄弟教養之用”。
237、 喜用奇字僻典的后山詩,在熟諳元祐文壇往事的任淵注釋下,其幽意也得以彰顯。
238、 這個公約明確指出,不得以任何虛假、誤導、欺騙的手段推銷煙草制品,包括“低焦油”“淡味”“超淡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