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造句
用“得之”造句 第6組51、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2、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53、夫欲富國強威,辟地服遠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興譽,垂名烈,流榮華者,必取之于身。
54、醫本期于濟世,能治則治之,不必存貪得之心。近率以醫為行業,謂求富者莫如醫之一途。于是朋黨角立,趨利若騖。入主出奴,各成門戶。
55、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56、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5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
59、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60、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
6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2、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
63、存者,存其理也,存學、問、思、志所得之理也。
64、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65、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一發超然。
66、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6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68、天者水之謂也,人者魚之謂也。魚棄水,則螻蟻得之矣;人棄天,則疾裁之矣。
69、按賢察名,選才考能,名實俱得之也。
70、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71、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歐陽修
72、道廣而不精,存誠而不知閑邪,于以求知人之明,不為邪慝之所欺,必不可得之數矣。
73、何為得失,命之本之為奮,奮之果之為得,失之,得也,得之,失也,失之物而得之因,此乃大得,得之物而失之本,此乃大失!
74、世上蕓蕓眾生,有幾個人是叫人一見傾心,又有幾個人,會得出人頭地。其實做普通人最開心。沒有侈望,順其自然,盡其本步而游于自得之場。亦舒
75、斷頭,至痛也;籍沒,至慘也,而圣歎以無意得之,不亦異乎!
76、我從戀愛中歸納出一句箴言:“既得之后是命令,未得之前是請求。”。
77、既名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幾,不要幸,先其難乎而后幸,得之時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謂保其身。
78、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79、思而得之,學而知其未可也;學而得之,試而行之未可也;行而得之,久而持之未可也。
80、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81、在藝術上我決不是一個天才。為了探求精深的藝術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漸漸從混沌中看到光明。彼蒼者天沒有給我什么獨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進,都付出了通宵達旦的艱苦勞動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8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
83、兩顆相愛的心靈自有一種神秘的交流:彼此都吸引了對方最優秀的部分,為的是要用自己的愛把這個部分加以培養,再把得之對方的還給對方。
84、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
85、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
86、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或得則吾生,不或則吾滅。
87、古人嘗云“轉益多師、自出機杼”,湯君得之矣。勝天君顏其居“枕濤書屋”、“千帆堂”。濤而枕之,千帆競發,此境其景是極具詩韻的。
88、愛一個人,有時是一輩子的事。愛一個人,有時只是一個階段的事。學會取舍,淡然地面對每一份情感。擁有是福,放棄也是種擁有,得之我幸,不得亦我幸!
89、于茫茫人海間尋靈魂之唯一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90、這是我對本文的一得之見,很不全面,也不一定完全正確,只供參考。
91、這孩子少年老成,難得之極。
92、這部論著作者鉤沉探奧,鉆冰求酥,多有創獲,確為難得之作。
93、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一得之功,一技之長,或許正是別人之短。
94、只要我們跳出了鄙視晚唐詩風的評價模式,那么刪去此詩的末二句,全詩在余音裊裊的柔櫓聲中戛然而止,而末二句所表達的悠然自得之意趣也已化作言外之意融入一片青綠山水之中,可謂極含蓄蘊藉之能事。
95、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
96、奉常能得之,公求能寶之,仆既得展卷熟觀,復不能自已,俾公求摹本以相示。
97、我所講的,不過是一得之愚,還望大家指正。
98、我們在學習上不能滿足于一得之功,要不斷進取。
99、以上是我對該書的一得之見,僅供諸位參考。
100、假象之所以受寵,其因不止于世人尋求真理之艱辛,亦非覽得之真理會對人類思維施加影響,而是緣于一種雖說缺德但卻系世人與生俱有的對假象本身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