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封禪造句

    “封禪”的解釋

    封禪[fēng shàn] 封禪 封禪(fēng shàn),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 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用“封禪”造句 第1組

    1、 國山碑是現存最古老的封禪碑之一,又是我國江南地區記錄地震的最早資料。

    2、 中岳廟是中國歷代帝王將相祭祀、封禪中岳山神的場所,也是中國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3、 中國古人以東方為主位,故封禪一般都在東岳泰山舉行。

    4、 唐高宗封禪時,“齋食”以豆腐、白菜組成素食而食之。

    5、 左封禪很沒骨氣的跪在了地上,心中卻很沒底,對方可是千里無煙啊!“我什么時候說要殺你啊!”。

    6、 是故王者初基,則有封禪之事,蓋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7、 我不喜歡的不是《封禪文》的諂諛,而是諂的方式——先意承志。

    8、 陛下功高蓋世這是不需要靠封禪,天下人才都能銘記的。

    9、 “如今天下升平,朕早有泰山封禪之意。

    10、 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貺殿等,更見規模。

    用“封禪”造句 第2組

    11、 一路過來,封禪都是低頭緊走,在皇宮里是禁止喧嘩的,所以他必須低調的前行。

    12、 封禪壇所設上帝、后土位,先用藁秸、陶匏等,并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諸郊祀亦宜準此。

    13、 泰山信仰源自于遠古的山岳崇拜,先秦秦漢時期,在秦皇漢武封禪活動的推動下,泰山信仰進一步發展。

    14、 泰山氣雄偉,峰巒峻峭,景色壯麗,并以其豐富文物遺址而著稱。泰山的歷代石刻記載了歷代皇帝到此的巡游和封禪大典,封禪大典包括對天地的祈禱。

    15、 本文以東岳泰山為研究對象,具體探討了泰山崇拜的形成、封禪儀典的內涵,尤其是對泰山神的人格化歷程進行了詳細的考證。

    16、 到后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徵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德論·封禪篇》)。

    17、 之后我們林家的實力已經大大減弱了,只是抱玉公余威猶在,那一代也出了好幾個大高手,因此在封禪會上,世家排名還是一直在前五。

    18、 身著龍袍的“皇帝”,在眾文武大臣簇擁和旌旗儀仗護衛下,從岱廟南門遙參亭出發,穿岱廟坊、正陽門、配天門、任安門,在天貺殿前舉行封禪祭祀儀式。

    19、 我亦是倦游司馬,臨邛道上惹來多少閑愁;把酒倚欄桿,嘆當年名士風liu,消盡茂林秋雨;從古文章憎命達;再休說長門賣賦,封禪遺書。

    20、 幾年過后,妘藍納海自感天下升平,國富民強,虛榮心隨之膨脹,因此招集眾長老要舉行封禪大典。

    用“封禪”造句 第3組

    21、 玉牒是漢代新出現的祭玉名稱,使用始于漢武帝,東漢時漢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禪之禮。

    22、 岱岳廟下,熙熙攘攘的四方香客紛紛止步于玉皇頂,很是遺憾的翹首以望,除了一些被豪奴簇擁的官眷之外,平民百姓自然不敢登上那帝王封禪之處。

    23、 結繩而治,安得鐫文告成!夷吾又云:‘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禪

    * 在線查詢封禪造句,用封禪造句,用封禪組詞造句,包含封禪的句子。
    封禪

    關于封禪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