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造句
“學風”的解釋
101、 郭先生律己甚嚴,對古建筑調研尤為關注,繼承了清華傳統的優良學風,同時又絕不保守,對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一向抱有開放的心態。
102、 劉云山說,以好的作風、好的學風、好的文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重在領導帶頭、貴在持久深入。
103、 近日,該局以倡導“崇文、好學”的新學風為主導思想,縣局紀委、政工部門精心組織,舉辦了嵐皋公安史上首次民警學習筆記展評活動。
104、 胡安國倡導的經世致用新學風,就是針對當時那些“徒掇拾章句,馳騖為文彩,藉之取富貴,緣飾以儒雅,汲汲計升沉”的八股學風而為的。
105、 鉆研業務孜孜不倦,教書又育人,融眾家所長,形成自己“心中有愛”“目中有人”的教學風格和“以互動、探究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106、 我叫劉靜,可能你們有人知道我的教學風格,嚴謹務實!一切從嚴!
107、 “75年桃李芬芳,中正學院以尊師愛生的校風、培德育才的教風、勤勉求知的學風,培養了一批批兼有中華文化氣質和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
108、 “視事以來,時慮鄖越,乃學風之囂張,今非昔比,學款之支絀,羅掘俱窮。
109、 是啊,有他的地方,所有女人都格外貌美端淑,所有男人也都顯得博學風度,一切和諧而又美好。
110、 當年固然有汪國真、席慕容等通俗文學風行一時,卻也有許多好的作品問世,國內外文學經典也不再像以往那樣難以覓求。
111、 昨天,陣陣歡笑聲從北辰區雙街鎮雙街村城際美景幼兒園操場上傳出,英國小伙弗蘭克正在帶領孩子們做游戲,洋阿舅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逗得孩子們十分開心。
112、 若學風不濃、玩風太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會貽誤工作、貽誤大事;另一方面若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僵化。
113、 受當地濃郁學風的影響,張一飛少時即臨池學書,上攻甲骨金文,下研魏碑唐楷,涉獵真草隸篆。
114、 因其家族人士治學風氣甚濃,知書識禮,學問淵博,在鄉村之中頗有名望,頗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極高。
115、 在此同時,他又廣聚學徒,下帷講誦,竭力傳播其學術思想,學者鶩趨,風從響應,以至士林學風為之一變。
116、 而曾國藩在直隸時,就著力通過改善書院教育,一矯他心目中直隸近年“學風樸陋”之弊,進而帶動一省風氣的改良。
117、 明末清初,漢學的開山祖顧炎武針對王學末流“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的空疏學風,曾經提出了一個“經學即理學”的重要命題。
118、 不過,對我這個求知若渴、專事學習的成年人來說,所關心與關注的已不再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而是師資與學風的好壞。
119、 清乾、嘉始,考據學風大起,書法界“碑學派”應運而生,篆、隸、楷書體有了極大的發展,而帖學式微衰落,帖學一脈之草書也一蹶不振。
120、 和選美比賽的打分一樣,城市的“性感指數”還能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學術之嚴謹,學風之淳良,懿德可范。
121、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干部學風不濃、玩風太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