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望造句
“太公望”的解釋
太公望[tài gōng wàng] 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俗稱姜太公。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尚窮困年老﹐釣于渭濱。文王出獵﹐遇之﹐與語大悅﹐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稱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后佐武王滅殷﹐封于齊。
用“太公望”造句 第1組
1、 周武王在太公望輔助下滅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馬于華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2、 周武王問太公望說:“我想用最少時間來了解用人的要領。”。
3、 呂尚又稱“太公望”,其后人中也有人以其稱號為氏,稱“望氏”,世代沿用至今,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
4、 武王即位,太公望任太師,周公旦任輔相,召公、畢公等人左右輔佐武王,按照文王生前的安排承繼他的事業。
5、 在這種環境下,周公一壁向太公望、召公奭詮釋自己的良苦專心,一壁組織力氣,出師東征,討平兵變。
6、 因此,姜子牙又被人敬稱為“太公望”。
7、 有說法稱,他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稱“周初四圣”(造 句 網)。
8、 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馀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
9、 為此,武王召集周公旦、召公爽和太公望進行了“專題討論”,最后決定采納周公旦“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新舊”的懷柔政策。
10、 我們的古人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人得位,天下大治”的格言,周得太公望而代商而興,齊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勢成三分……
11、 漢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先后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
12、 歷史文獻記載這位顯赫人物的稱呼許多,如姜子牙、姜尚、太公、太公望、呂尚、呂望等等。
13、 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十五子,也是周武王姬發的胞弟,因滅商有功,與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合稱為周初“四圣人”。
* 在線查詢太公望造句,用太公望造句,用太公望組詞造句,包含太公望的句子。
關于太公望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門禁卡造句
柳明造句
蘊育造句
柑果造句
武館造句
金森造句
殘磚碎瓦造句
冰上運動造句
南針造句
可視電話造句
舉起來造句
凈賺造句
想跟造句
株高造句
拼板造句
該有造句
妒能造句
深黑造句
石工造句
多用造句
這班造句
跨著造句
面闊造句
花籬造句
泌出造句
莪術造句
作鬼造句
垛堞造句
砘子造句
邊境貿易造句
勇于探索造句
分校造句
木本植物造句
神與物游造句
丟在腦后造句
被砸造句
射雕造句
老狗造句
臨池造句
栓皮造句
閑著沒事造句
平展展造句
應選造句
峽口造句
深海藍造句
算你造句
公攤造句
楊志造句
秋節造句
月夕造句
生日卡造句
大米粥造句
許身造句
汽車零件造句
高壓電造句
扎帶造句
管夾造句
惡辣造句
神聊造句
神岡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