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周禮造句

    “周禮”的解釋

    周禮[zhōu lǐ] 周禮 (儒家經典)《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于《史記·封禪書》。《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周禮 (詞語)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
    用“周禮”造句 第1組

    1、周禮國學文明載,先祖懿德澤后脈;孔融讓梨仁義懷,丹心效國忠長在;為人師表臻至善,桃李芬芳處處開;正氣修身揚四海,文明短信報春來!

    2、翰墨遄飛,淵藪文明,尚周禮而惟信;見賢思齊,握瑜懷瑾,齊修身而躬行;正氣風清,傳遞愛心,襄長福而太平;國學孝經,流芳潤德,筑和諧而長興!

    3、這個學說為周禮所吸收,并據此把箕子朝鮮建成東方君子國。

    4、周代史官與周禮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5、孔子推崇周禮,而喪祭之禮侍奉的對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無神論觀念在禮學中處于兩難境遇。

    6、新水平教堂并沒有打算將微博客作為每周禮拜的一個正式環節,不過哈恩牧師建議教眾們說:“如果上帝引導你以這種方式做禮拜,那么就沒有理由不這樣做”。

    7、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周禮盛大繁瑣,貴族普遍“不悅學”和“不能相禮”。

    8、總司理本周需外出加入一個展銷會,故原定于這周禮拜四召開的會議需推遲到下周禮拜五開。

    9、先生前雖有《殷周禮樂器考略》一文發凡起例,但嫌過于簡略,故自1933年起,以8年之力,昕夕耕耘。

    10、據《周禮》,賓禮就是天子、諸侯接待賓客的禮儀,其名目有六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

    用“周禮”造句 第2組

    11、東漢初,劉歆的門人杜子春傳授《周禮》之學,鄭眾、賈逵、馬融等鴻儒皆仰承其說,一時注家蜂起,歆學大盛。

    12、忠于周禮,維護正被嚴重破壞的國家根本的嗣承制度,不愿對“禮壞樂崩”的局面推波助瀾。

    13、字文泰以周禮改制,國號也采用“周”,以示期事業源于西周,皇帝制天王,下封公侯伯子男,模仿周六國設立六柱國。

    14、甲骨文中田字和其它有關文字的形象,《詩經》、《周禮》等先春秋古籍中有關溝洫圳畝的記載,證明它的普遍存在。

    15、仲雍生性怯懦,國勢漸弱,吳則挾持其廢棄周禮,效法吳俗——剪斷長發,裸露上身,刻上花紋作為裝飾。

    16、端委以治周禮,仲雍治之,斷發文身裸以為飾,豈禮也哉,有由然也。

    17、我們這里維系人心的是周禮、是孔夫子定下的規矩,他們那邊是新教倫理。

    18、他指出,“三槐”一詞來自《周禮》中的“三槐九棘”之制。

    19、其代表作《周禮正義》博通宏富,《墨子間詁》世稱絕學,另有《名原》、《古籀拾遺》、《古籀余論》等巨著。

    20、鄭玄的《儀禮注》和《周禮注》一樣,文字精審,要言不煩,博綜眾家,兼采今古文,受到廣泛的歡迎,成為《儀禮》研究的不祧之祖。

    用“周禮”造句 第3組

    21、著名建筑規劃專家鄭孝燮認為,《周禮》是“體國經野,都鄙有章”(統一規劃都城及其郊野,使城內與城外的建設納入章法)的“紅線”。

    22、而《周禮》在西漢突然被發現,沒有授受端緒可尋,而且先秦文獻也沒有提到此書,所以,其真偽和成書年代問題成為聚訟千年的一大公案。

    23、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真正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

    24、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后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臺,視正七品。

    25、《周禮》的赦宥制度納入漢以后各朝法律制度。

    26、孔子《論語》對周禮最到位的概括便是“禮之用,和為貴。

    27、周禮,冢人掌公墓之人,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漢制亦謂之陪陵。

    28、孔靈之后,以經術起家(登第)者凡六人,習周禮、踵登仕版(為官)者十有九人。

    29、殿下,這馬少卿之女說得上聰明伶俐,而且熟讀列女傳、周禮,可以說是在婦道上無懈可擊。

    30、武后改元天授,尊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遺志恢復周禮,定都洛陽,更國號為周。

    用“周禮”造句 第4組

    31、起初他還不可能學習貴族禮制,《論語·八佾》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被時人譏笑為“鄒人之子”不“知禮”,說明他那時對“周禮”還知之不多。

    32、唐朝沒有四書五經,有九經,《禮記》與《左傳》為大經,《詩》、《周禮》、《禮儀》為中經,《易》、《尚書》、《公羊傳》、《?梁傳》為小經。

    33、尤其這段時間唐杰很爭氣,在沒有他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撐起了唐氏這片天,這讓周禮仁越看唐杰越喜歡。

    34、以后,明、清兩朝不僅沿用不廢,還仿照《周禮》,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形成今日的布局。

    35、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志》等書。

    36、原本北周全面效法周朝制度,**依《周禮》可設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37、為了救世,恢復周禮,變“無道”為“有道”,他四處奔走,棲棲惶惶,提出“正名”的主張。

    38、《通典》記載,周禮設六官,其中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東、南、西、北、中五大方位天帝:一曰蒼輅,以祀昊天上帝。

    39、《周禮》,山林川澤有虞、衡之官,為之厲禁,蓋取之以時,不使戕賊而已,故雖置有司,實為民守之也。

    40、比如前一種假髻大多摹仿古制裝飾,所以玉丹邱在《建業風俗記》中說,它就是《周禮》所稱的“編”。

    用“周禮”造句 第5組

    41、唐律有‘八議’之條,是依據《周禮》制定的,主要是矜恤其不同于一般臣子,所以特別制定‘議’法。

    * 在線查詢周禮造句,用周禮造句,用周禮組詞造句,包含周禮的句子。
    周禮

    關于周禮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