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造句
“君王”的解釋
201、 同一個君王統治時期,“修德”在先,淫虐在后,這樣的傷痛填滿了中國史書的一頁又一頁。
202、 慈禧專寵后,咸豐帝“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期”,皇后雖然歷來不受寵愛,但妒忌幾乎是女人的天性。
203、 即使君王當下按住怒火不發作,他仍將銜恨在心,等待將來清算的那一天。
204、 朝廷的昏暗,君王的無能,使他家敗人亡。
205、 六二君王的臣子歷盡艱險,奔走濟難,并非為了自身的私事。
206、 衣食住行乃是保國安民之本,歷代君王注重民生首先就是從這四個方面著手,而商人從商也多是奔這個方向而去,了不起大錢賺不著總也不至于賠本就是了。
207、 三世君王,從李亨開始,是一蟹不如一蟹,而人的生命有限,再不揀起李適這最後一只爛蟹,便無蟹可揀。
208、 女王身邊的人士表示,女王天生不懂得懈惰二字,只要她還有能力,就會繼續努力盡君王的職責。
209、 如果它永遠凝結,小到可以抓在手里,恐怕早就被攫去裝飾君王的王冠了;但是由于它是液體,又寬廣無垠,所以就永遠安全地留給了我們和我們的后人。
210、 自秦到清,歷代君王,通過迎娶人數眾多的嬪妃,既為了滿足皇帝淫欲,也為了繁盛子孫,于是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說法,并有后宮佳麗三千的傳說。
211、 戰勝他們就必然要殺死他們,這并非是為民父母的君王所應做的事。
212、 我北面稱臣侍奉君王,君王失道身為臣子不能死諫挽救國家,難道不愧對先帝嗎?他活著我每天都擔心他要我腦袋,可是聽說他被別人殺了還是沒法兒不傷心。
213、 這深山里到處都是枝葉扶蘇,可此地卻只有一棵大樹,周遭均是矮小的草木,襯得這株如君王親臨,俯瞰眾生。
214、 聽說過天子無戲言,君王無戲言,沒聽說君子無戲言的。
215、 為道教主要教派,嗣老君遺教、秉東華演教、承鐘呂傳教,開宗于輔極帝君王重陽。
216、 如‘日月霜里斗嬋娟’、‘終遣君王怒偃師’諸篇,寄托明白,且屬泛論,此可知者。
217、 比如,它強調人要懂得報四恩:天地造化恩,父母生育恩,君王水土恩,師長訓導恩。
218、 君臣之間,也應仿效這種關系,而不能一味不負責任地贊同君王,“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219、 曹操須髯如戟,深邃的眼眸在三人身上逐一打量過去,一股渾然天成的“君王”。
220、 那是,君王愛戀正濃的時候,因贊她賢,后宮亦逢迎她,傳為美談,仿佛她是那楚莊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長孫賢后。
221、 輕動玉纖歌遍慢,時時偷眼看君王。
222、 非也非也,在下聽聞曾經有一位君王為了得到一位賢士,不惜放火焚山,卻也博得千古美名!陳先生博覽古今,想必也應該很清楚吧?
223、 只是老朽的兒子不成氣候,成天斗雞走狗不務正業也就罷了,竟然學起了縱橫游說之士,想著言動君王那些不著邊際的事,與一幫眼高手低之徒親近,荒廢青春。
224、 崇禎卻是個不知讓步,一味蠻干到底的君王。
225、 為帥者,出征在外,最重要的莫過于君王的信任,你若為帥,當今圣上宏才大略,自不必說,但是下一任……
226、 為官盡日伴君王,日伴君王伴虎狼,五更三點朝皇帝,朝花艷冶暮凄涼。
227、 真正的言官都是獻可替否的、敢于非議君王所為的,那種名為批評實為獻媚的做法,自古以來是被視為“妾婦之道”的。
228、 但君王留你在身邊,是希望你輔助君王走正道,而不是把你當作聲色狗馬的朋友。
229、 君王一怒流血漂杵,然匹夫一怒也可白虹貫日,衡臣公,汝敢玉石俱焚否?
230、 前車可鑒?那個人,是不是屈玲瓏呵?當日我為君王手中玉如意,揀選了一個另有企圖的女子;今日我化身為衣裳,又撞見了另一個有所企圖的女子。
231、 陳墓怡卻搖頭說不知道,她猜測這多半是墓主夫人的棺寢,古代君王諸侯死后雖都是單獨下葬,但一般會給妻子和妃妾留一個位置。
232、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若當真有金兀術口中所說的兩個大宋君王隔江對峙的一天,他自然會讓臣下們明白,應當做一個什么樣的選擇。
233、 他文才出眾,武藝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殺虎豹,能把鐵鉤象拉面條一樣隨意彎曲拉直,如此文韜武略的男人應該有能力成為一個英明的君王。
234、 作為床頭人,她能夠敏感地發覺君王對太子漸漸有些不滿意,但作為深宮婦人,她卻不知道,君王真正不滿意的是什么。
235、 李煜不肖枉為一代君王,即位十五年,不通政務,不知兵事,一味地舞文弄墨,詞宗又怎樣?因為自己的昏庸,十萬金戈一戰而降,三千里地拱手相讓。
236、 他們如君王一般坐落在無亂星系,那里常年混戰不堪,是所有不法分子的天堂。
237、 巨響陣陣,如滾滾悶雷,金光耀眼,十萬朵金色蓮花瞬間崩潰,李阡陌凝立空中,紋絲不動,滿臉威儀,白衫飄飄,長發輕舞,如君王俯瞰自己的子民,鞭笞天下。
238、 倉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239、 劉成并不是貪色之人,但是西施貂蟬,天下男子,無有不愛之,自古便有那不愛江上只愛美人的君王,他自然也不能免俗。
240、 秦王政本就是宏才大略,不拘泥常規的君王,他就是喜歡聽這離經叛道的東西,所以他非要聽高漸離的音樂。
241、 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
242、 為了國家全局,即使含冤受屈,頂撞君王,甚至招怨惹禍,弄得晚年喪子,仍然是舍生忘死,大功無私,無怨無悔。
243、 今非昔比!我不得不承認他是位好的君王,也是……好的父親……
244、 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于此!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冢,夷滅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