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君王的成語 (19個)
-
1
稱王稱霸
- 成語拼音: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成語解釋:
-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自稱為君主、霸主。比喻憑借勢力;飛揚跋扈;獨斷專行。
- 成語出處:
- 宋 汪元量《讀史》詩:“劉項稱王稱霸,關張無命無功。”
-
2
燕駿千金
- 成語拼音:
- yàn jùn qiān jīn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而至。見《戰國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 成語出處:
- 戰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而至。見《戰國策·燕策一》。
-
3
寡人之疾
- 成語拼音:
- guǎ ré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4
悮國欺君
- 成語拼音:
- wù guó qī jūn
- 成語解釋:
- 悮:耽誤;欺:欺騙。欺騙君王,禍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國欺君,侵剝百姓,雖然官高祿厚,難道不是大盜?”
-
5
天無二日
- 成語拼音:
- tiān wú èr rì
- 成語解釋:
- 日:太陽,比喻君王。天上沒有兩個太陽。舊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比喻凡事應統于一,不能兩大并存。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
6
與民同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tóng lè
- 成語解釋: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今王四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
7
伴君如伴虎
- 成語拼音:
- bàn jūn rú bàn hǔ
- 成語解釋:
- 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樣,隨時有殺身之禍。指大人物喜怒無常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
8
造天立極
- 成語拼音:
- zào tiān lì jí
- 成語解釋:
- 造:到,往;極:準則。指君王登上帝位,確立綱紀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伏惟陛下,革命開基。造天立極,方且弘宜帝典。”
-
9
社稷之役
- 成語拼音:
- shè jì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國家;役:供職。臣下對君王應盡的職責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少儀》:“為人臣下者,有諫而無訕,有亡而無疾,頌而無諂,諫而無驕,怠則張而相之,廢則帚而更之,謂之社稷之役。”
-
10
舟水之喻
- 成語拼音:
- zhōu shuǐ zhī yù
- 成語解釋:
- 舟:船。對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載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幫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來反抗推翻朝廷。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王基傳》:“愿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駟于未盡,節力役于未困。”
-
11
負鼎之愿
- 成語拼音:
- fù dǐng zhī yuàn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立國的重器。擔負輔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 成語出處:
-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湯也。”
-
12
附上罔下
- 成語拼音:
- fù shàng wǎng xià
- 成語解釋:
-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騙;下:臣下。親附君王,欺騙臣下。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臣術》:“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
13
袞衣西歸
- 成語拼音:
- gǔn yī xī guī
- 成語解釋:
- 袞衣:古代君王穿的禮服;西:向西;歸:回來。立下赫赫戰功,官拜高位回來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
-
14
袞衣以歸
- 成語拼音:
- gǔn yī yǐ guī
- 成語解釋:
- 袞衣:古代君王穿的禮服;歸:回來。立下赫赫戰功,官拜高位回來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袞衣以歸。”
-
15
懷德畏威
- 成語拼音:
- huái dé wèi wēi
- 成語解釋:
- 畏:害怕,恐懼。對君王或上司既感懷恩德又畏懼其威嚴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文宣帝紀》:“懷德畏威,向風清順。”
-
16
回天轉地
- 成語拼音:
- huí tiān zhuǎn d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旋轉乾坤。比喻改變君王的情緒或態度。
- 成語出處:
- 唐·劉肅《大唐新語·剛正》:“挾山超海之力,望此猶輕;回天轉地之威,方斯更烈。”
-
17
與民偕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xié lè
- 成語解釋:
- 君王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
-
18
燕昭市駿
- 成語拼音:
- yàn zhāo shì jùn
- 成語解釋:
- 指戰國時郭隗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勸說燕昭王真心求賢的事。
- 成語出處:
- 唐·高適《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
-
19
鑄鼎象物
- 成語拼音:
- zhù dǐng xiàng wù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炊器,三足兩耳,也指傳國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屬而鑄成的九鼎之上所鑄各種物品圖像。稱頌君王有德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 關于君王的成語 形容君王的成語 描述君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