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造句
“君子”的解釋
151、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15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53、西方人以法治為本位,以實利為本位,故以小人始,以君子終;中國人以感情為本位,以虛文為本位,故全都以君子始,以小人終!
154、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對很多小人來說,似乎兩三天都度日如年太過漫長。
155、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據德而行,席仁而坐,杖義而強,虛無寂寞,通動無量。
156、君子稱人之善而非譽也,折人之過而非毀也,毀其勸善而改過也。小人不然,善則忌之,過則揚之。
157、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真知而止體。
158、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59、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
160、戒貪,求心安理得;慎行,為正人君子。
161、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62、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圓中規,雖有槁暴,不復嬴矣。故君子慎隱揉。
163、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164、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165、“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快樂的人坦蕩,正直,富有同情心,善良帶給人的快樂最純粹,小人的快樂是渾濁的。
166、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167、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歐陽修
168、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69、交朋必擇勝己者,講貫探討,益也。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君子與君子以同利為友。與朋儕交,只取其長,不計其短。
170、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171、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友。歐陽修
172、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金纓
173、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174、君子重正言之惠,賢于軒璧之贈,樂聞其過,勝于德義之名。
175、君子之道四焉,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孔子
176、是以敢依圣訓,志序人物,庶以補綴遺忘;惟博識君子,裁覽其義焉。
177、君子之學貴一,一則明,明則有功。
178、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于其間哉!
179、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而之容;鏡于人,則知兇與吉。墨子
180、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
18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182、君子當守道崇德,蓄價待時,爵祿不登,信由天命。
183、庭不曠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贄,精氣以問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
184、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荀子
18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澧。
186、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
18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188、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189、你可得做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君子。
190、芝蘭生于森林,不以無人而不勞;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窮困而變節。
191、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192、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193、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94、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金庸
195、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
19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9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
198、他經常疑心別人說他壞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99、有些人表面上看上去是個正人君子,背地里卻干著男盜女娼的勾當。
200、做了很久的朋友,今天才算認清了這個偽君子的廬山真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