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吏治造句

    “吏治”的解釋

    吏治[lì zhì] 吏治 吏治,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lì zhì。是舊時指地方官吏的作風和治績。《史記·酷吏列傳序》、《漢書.卷八.宣帝紀》等書均有相關記載。
    用“吏治”造句 第6組

    51、還捐出自己的俸祿將黎城已故的靳榮藩所作的《吳梅村詩輯覽》刻數百部,以給當地士人閱覽,后來有人作“吏治飾風雅”之句即指此而言。

    52、張居正青年時期就有“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的志向,柄政之后,更是拒做平庸首輔,挺身而出,力行改革,整頓吏治,造就萬歷十年輝煌。

    53、近來中國各大媒體再掀朱容基熱,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物價飛漲、吏治不力的困惑。

    54、及至隆慶、萬歷朝,張居正力拯吏治萎靡的猛政閃爍而過,此病因不得治而愈積愈重,終成沉疴。

    55、史料記載,忽必烈為了嚴肅法紀,加強吏治,在中書省門前建了個“登聞鼓”,凡是大冤無處申訴的,可隨時前來擊鼓鳴冤。

    56、范仲淹當年整飭吏治的時候說過,免職官員的一家人哭,強過一路百姓哭。

    57、這在很大程度上告誡人們,所謂春秋責備賢者,但凡盛世,民眾對社會問題的期盼,多系于吏治得失。

    58、在其治理下,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百姓富裕。

    59、“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

    60、劉莊之世,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劉莊多次下詔招撫流民,并興修水利,因此,史*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

    用“吏治”造句 第7組

    61、內則九龍張目,禍起蕭墻,吏治不靖,朋黨傾軋;外則西北狼煙,沙俄虎視,沿海倭賊,明裔反復。

    62、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

    63、可見,在吏治風暴中,不僅要有重點的清查,更要通過嚴明法紀、嚴格執法、嚴厲問責,塑造法律法規鐵一般的威力,將溢出規矩的官員行為重新逼回規則之內。

    64、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余辜。

    65、吏治不講,流弊甚多,惟身家念重,畏難茍安,以聚斂為才能,以廢弛為節儉,以因循為鎮靜,以退縮為慎重,以調停掩飾為熟諳夷情。

    66、澄清吏治,裁割陋規,整飭官方,嚴懲貪墨,實為千載一時,彼時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風俗,貪冒之徒,莫不望風革面。

    67、象不得有為于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

    68、道光皇帝并非不知吏治的弊端,可是,面對日益衰敗、百弊叢生的無奈,他只好掩耳盜鈴,聽之任之。

    69、這段時間以來,以無憂谷為首的清流派和以李氏家族為首的權謀派,在地方吏治上的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好不容易有了這樣的機會,自然是樂得痛打落水狗。

    70、他整頓吏治,大力革新;他善納良才,獎掖清流;他文采斐然,學冠東西;他南征北伐,宇內澄清;文治武功,堪稱雙絕。

    用“吏治”造句 第8組

    71、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

    72、他好大喜功,崇尚奢靡,晚年專寵和珅,終至吏治敗壞,貪污成風,從此大清步入衰世。

    * 在線查詢吏治造句,用吏治造句,用吏治組詞造句,包含吏治的句子。
    吏治

    關于吏治的詩句

    關于吏治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