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劉基造句

    “劉基”的解釋

    劉基[liú jī] 劉基 (明代政治家、文學家)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制,以止濫殺。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于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于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
    用“劉基”造句 第1組

    1、 劉基散文創作取得了很高成就,后世給予了高度評價,他也自負一代文宗.

    2、 劉基一生有著豐富復雜的生活經歷和獨特的人生體驗,這些必然在詩歌中得到鮮明的體現。

    3、 詩文系年是劉基研究的基礎性工作。

    4、 近來朝中各大部堂中人都在議論那天陳寧彈劾劉基之事,都在揣測著這一事態將如何發展。

    5、 劉基心中暗暗高興,他突然想起了,歷史上的甄宓,似乎和那個曹子建有些不明不白的,而且那丫還寫了一篇《洛神賦》,貌似就是在甄宓死后寫的吧。

    6、 明朝,劉基奉旨困華夏神脈,斬九州龍氣,天地靈氣成一片渾濁。

    7、 當晚庖人按劉基的烹飪法做了一盤紅燒魚,元璋下箸一嘗,覺得魚肉細糯,油潤軟爽,味道果然佳美,只恨小刺多了些。

    8、 就在劉基倍感煎熬的時候,場面上終于有了一點變化。

    9、 若論布陣對敵,他十個劉基加起來也絕非我敵手,只是他屢次三番羞辱我,讓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

    10、 明太祖定鼎天下,內治是靠江南的的世家,他手下的劉基、許善長等人都是天下名士。

    用“劉基”造句 第2組

    11、 我拉著王軒,王軒拉著劉基偉,以此類推!“別拉王娜娜!”。

    12、 當晚,封小七與朱元璋、劉基把酒論天下,三人達成天下綠林道協助義軍殺韃子之大略,封小七與朱元璋歃血為盟,結為金蘭兄弟。

    13、 溫州模式的文化遺傳因子包括:歷史上的宗族制度;地理上海洋文化與鄉村文化的融合;學術上“永嘉學派”與劉基思想構筑的儒家文化影響。

    14、 文成縣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區,溫州市西南部,飛云江中上游,以千古文豪劉基的謚號文成而命名。

    15、 這時郡丞秦弘提議要大擺筵席為劉繇接風洗塵,二來也為劉基慶功,劉繇盛情難卻,當下便帶著劉基還有從事許子將一起欣然赴宴。

    16、 小心地走到黑影之前十步左右的距離,用大樹遮擋住自己的身影,劉基悄悄探出頭去,卻見到一匹火紅的小馬駒子,正在那里埋著頭吃草。

    17、 “辭官居草廬著郁離,喻世諷元政稱絕作;順時佐明君定大計,驅胡光漢業為帝師”,足以概括劉基的一生。

    * 在線查詢劉基造句,用劉基造句,用劉基組詞造句,包含劉基的句子。
    劉基

    關于劉基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